●李文襄公奏疏與文移卷一
請開銷試放火藥疏(康熙十三年三月)
請增設兵馬疏
飛報閩變第一疏
飛報閩變第二疏(康熙十三年四月)
飛報閩變第三疏
續報閩變並陳調度事宜疏
請照例支給官兵行糧疏
續報各路塘報情形疏
請調江南投兵疏(康熙十三年五月)
題報耿逆潛遣奸細投書疏(康熙十三年六月)
彙報官兵堵擊情形疏
常開報捷疏
請用原任鎮臣李榮疏
密報官兵堵擊情形疏
亟請應援滿兵疏
密報賊情疏
金衢獲捷疏
衢嚴擊賊恢復壽昌疏(康熙十三年八月)
紹興仙居黃巖獲捷疏
•請開銷試放火藥疏•
總督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李之芳謹密題:為欽奉上諭事。
康熙十三年正月初七日,准兵部密咨內開:『照得近聞雲南省作亂,各該地方官員嚴加固守。該管地方內如有不端之人,著嚴加查拿。為此,通行直隸各省督、撫、提、鎮一體遵行』等因,准此。又准兵部咨開:『竊照逆寇吳三桂作亂,已發大兵進剿,不日殲滅,無足為慮。但江南、浙江等處以及京口俱逼近海濱,此等地方亦宜預令備防。應行該省總督、將軍、提督嚴飭近海沿江鎮將等官整備兵馬、船隻,勤加偵探、嚴行提防,以保無虞可也』等因到臣,准此。遵即一面通行各鎮將一體遵行外,隨即分檄申飭各該地方文武等官:凡系沿邊近海江湖要隘、衝險郡邑以及寨堡墩臺、水陸港口,補葺坍塌、安設銃砲、整齊馬步甲械、飭備戰哨船隻。至於一切橋梁道路師旅經由處所,在在修整;嚴行各營將弁簡練兵士,以資剿禦。惟慮銃砲一項必須先加試放,動用火藥。正在繕疏題請間,隨准提督臣塞白理咨開:『照得浙江沿海二千餘里,一交春汛,南風日勁;賊■〈舟宗〉乘帆而至,瞬息千里,頃刻登犯。在我守禦之具,惟恃火攻。所以沿海衝險之城邑、要害之臺寨與夫水陸港口巡哨戰船,向來俱設銃砲,必常用火藥試放。砲與藥習,方無篐碎鐵炸之患;人與砲習,庶免倉皇失措之虞。今以年久未經試放之火砲潮濕鏽結,必至手足不應;恐誤封疆,不得不咨請本部院沿海火砲必按季試放、開銷火藥,緩急庶乎有濟。然事關錢糧緊急軍需,務祈本部院速為具題』等因,准此。又據定海鎮總兵官朱萬化等各咨呈同前事等因各到臣。
該臣看得浙省原屬邊海重地,與腹裏營伍不同;賊孽一日未靖,則剿禦一日難疏。從來制敵之具,攻堅擊遠取勝最速者,惟銃砲為軍中首資。第緣年來操演火藥不准開銷,因而久不試放,鏽澀堪虞。一有警息,不准倉卒洗試,無補緩急;抑且火器兵丁盡屬生手,是有銃砲與無銃砲等耳。況臣屬沿邊上下延袤二千餘里,凡海口之險汛、山澤之要衝、郡邑城垣烽墩臺寨以及水師戰艦,無處不加佈置,則亦無處不需砲火;雖向奉部文令地方設法操演,但弁兵俸餉無多,難以責成。今該鎮將因臣申飭預備至再、至三,是以皆為試放;火藥無出,紛紛呈請。臣身任地方,目擊軍中急需,何敢因循貽誤!竊議目前先將各處銃砲逐一試放一次,使其疏通火門,臨期便於應手。嗣後仍於每年春、秋兩季,試演二次。所用火藥,核明定數,統俟歲終彙冊奏銷。仰懇皇上俯加垂鑑,特賜允行;裨益岩疆,誠非淺鮮!臣謹會同浙江撫臣田逢吉、提督臣塞白理合詞密題,伏乞敕部議覆施行。
康熙十三年三月初四日題。
奉旨:『該部議奏』。
•請增設兵馬疏•
總督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李之芳謹密題:為浙江省汛廣兵單,亟請添設兵馬以備防守、以固疆圉事。
准提督臣塞白理咨,又據定海鎮總兵官朱萬化、黃巖鎮總兵官阿爾泰、溫州鎮總兵官祖宏勳、平陽鎮總兵官蔡朝佐各咨呈,又據杭協副將陳世凱、署太湖營遊擊馬起龍、沿海城守副將羅萬里等各呈詳到臣。該臣看得浙江一省向為邊海重地,原設經制官兵,皆系酌量形勢、按地設汛,本難減少,邇年海警稍息,汰兵省餉;在無事之時,分佈十一府七十六州縣沿海各汛臺寨以及戰船水師,地廣兵單,實苦不敷。前督臣劉兆麒兩次具疏題請,未蒙俞允。但「海逆」窺伺,時刻須防。今值滇逆反叛,賊氛未靖,尤慮聞風蠢動。浙地為閩省門戶,又為江南後援先事之謀,惟在厚集兵力。見准部文奉有「各該地方嚴加固守」之旨,臣忝膺重任,敢不悉心籌畫!如寧、紹、臺、溫等府皆沿海重汛,賊■〈舟宗〉飄忽靡常;水陸險要,亟宜添防。衢、嚴、金等處界連江西、福建,地勢衝險;杭、嘉、湖三府接壤江南,環海濱湖,巡防並急。各鎮協營日日呼籲增兵,臣與撫臣、提臣再四面商:非不知增兵必須計餉,當茲軍興浩繁,正宜為國節用。但臣身在地方,目擊兵馬不敷,若不預為上請,直至臨事張皇、顧此失彼,雖身任重咎,無益於事。查浙省與江南、閩、粵並屬海疆,形勢相等;而往年裁減兵馬,浙省為數過多。今臣不敢議復原額,致費糧餉;謹就汛地緩急,逐一會同詳酌實有萬不已者,議將各鎮協營兵單備寡之處,量復兵丁三千六百三十九名,以足分防之用。更請按「馬一步九」之制,除應減二十七匹抵給外,應增馬九百七十四匹。至若臣標三營、提標五營,皆應援通省之責,與鎮營固守一方者不同;見今戰馬無多,實不堪資應援。查鄰近江南一省,總督、總漕、提督三標均系「馬三步七」;浙省同屬要地,豈可獨令單寡!今議於督、撫二標酌復「馬二步八」,以備隨方策應。按計兵數,應增馬八百六十九匹,庶可聯絡佈置,使在在有備;一遇警息,相機堵剿,不致有誤軍務。臣總從封疆起見,不得不剴切上請。仰祈皇上俯念邊海嚴疆,特賜俞允;俟賊氛寧靜之日,仍議裁減,以節財賦。
除將督、提二標及各鎮協營地方形勢增設兵丁馬匹數目備造清冊揭送兵部外,臣謹會同撫臣田逢吉、提督臣塞白理合詞密題,伏乞皇上睿鑑,敕部速為查議施行。
康熙十三年三月十六日題。
奉旨:『戶、兵二部會同議奏』。
•飛報閩變第一疏•
總督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李之芳謹密題:為飛報事。
康熙十三年三月二十九日,准提督臣塞白理咨開:『本月二十七日,准平陽鎮總兵官蔡朝佐飛報內開:『本月二十二日申時,據福建桐山營遊擊孫斌「為飛報靖藩兵變事」內稱:『康熙十三年三月二十一日午時,有靖藩差人持發令諭一道,內開:「總統兵馬上將軍令,諭桐山營遊擊孫斌:本藩倡義起兵,爾文武將吏夙抱雄才,向有同心;諭到之日,仰體本藩為民至意,各將所部兵民響應歸誠,齎繳敕印換給。其一應管轄地方,照舊管轄;務期束兵安民,共立功勳。本藩察敘勤勞,另行從優擢用。毋得故違取罪!特諭。甲寅年三月十六日」等因。卑職不勝髮指!隨斬使焚諭外,事關變逆,理合飛報,亟請題剿』等情前來,據此。除嚴飭汛防各將領督率官兵加謹巡防、協力堵禦外,擬合飛報」等因到本提督,准此。為照靖藩兵變,事出意外;雖據飛報,未知情形虛實。本提督見在整搠兵馬、會商堵禦外,仍乞本部院迅檄各該鎮將嚴兵固守。其衢屬江山清湖、楓嶺一帶,系浙、閩大路;乞即就近酌撥勇敢官兵先行飛馳堵禦,以防侵犯』等因。又據黃巖鎮總兵官阿爾泰、溫州鎮總兵官祖宏勳報同前由各到臣。
該臣看得浙省與閩疆接壤,溫、衢二府尤屬衝要孔道。今准提督臣塞白理咨會:准平陽鎮總兵官蔡朝佐報稱據福建桐山營遊擊孫斌飛報等語,事出意外,未知情形虛實;見在整搠兵馬、會商堵禦,仍迅檄各鎮將嚴兵固守。其衢屬江山清湖、楓嶺一帶,請酌發官兵飛馳防守等因前來。臣即一面飛飭溫州平陽二鎮、衢州瑞安二協星飛率領官兵固守要隘、偵探確信,並行各屬文武嚴謹整備,一面會同提督臣塞白理統率官兵相機防禦外,合先據報上聞;續有情形,容臣另疏題報。臣謹會同撫臣田逢吉合詞密題,伏乞皇上睿鑑施行。
康熙十三年三月二十九日題。
奉旨:『兵部知道』。
咨江西巡撫添兵設塘(康熙十三年三月)
檄飭金衢道府廳縣密拿散札逆犯(康熙十三年三月)
檄飭杭嘉湖道申嚴防範機宜(康熙十三年三月)
檄飭寧紹道府廳縣緝拿賊黨(康熙十三年三月)
飭溫處道府守禦地方(康熙十三年三月)
飭金衢道府守禦地方(康熙十三年三月)
飭寧臺溫紹杭嘉湖各道府守禦地方(康熙十三年三月)
飭金衢道確探閩逆情形(康熙十三年三月)
飭杭嘉湖金嚴各道府預辦糧料(康熙十三年三月)
檄飭太湖營嚴防要隘(康熙十三年三月)
檄飭湖協副將嚴防長興四安鎮(康熙十三年三月)
照會平陽鎮並飭衢協守禦地方(康熙十三年三月)
照會溫州鎮並飭瑞安協守禦地方(康熙十三年三月)
照會四鎮濱海地方嚴加守禦(康熙十三年三月)
檄調溫處二協屯據泰順龍泉險隘(康熙十三年三月)
檄調金嚴二協官兵駐防江常等處(康熙十三年三月)
示諭遵嚴保甲舉首奸宄(康熙十三年三月)
•咨江西巡撫添兵設塘(康熙十三年三月)
為飛報事。
康熙十三年三月二十九日,准提督塞白理咨,准平陽鎮咨呈為飛報靖藩兵變事。本月三十日,又據平陽蔡總兵塘報同前事等因到本部院,據此。為照閩省倡亂,江右與浙屬俱為首衝;本部院見在飛調官兵馳往常山、江山等處相機堵禦,仰藉鄰封互資應援。貴屬廣信,乃閩屬崇安大關通衢;諒貴部院宏猷碩畫,早已周防。但恐建協兵力未可專恃,亟應調發一鎮,率領重兵駐防,以固疆圉;仍祈設立塘報,使兩省聲息不時飛遞,以便策應。合亟咨會。
為此,密咨貴部院,煩請查照,迅賜裁酌示覆施行。
•檄飭金衢道府廳縣密拿散札逆犯(康熙十三年三月)
為密報出首偽札事。
據金華府東陽縣詳報內稱:『逆黨單千、郭美之、王彥俞造札散布,肆行煽惑。卑職設法密探,令施應驪、盧魁甫騙札出首,一面差兵快緝拿;先將出首狀詞、口供並抄偽札,具文密報』等因到本部院,據此。為照浙省地方久經寧謐,何物奸徒,輒敢散佈偽札,煽惑人心!大干法紀。合行密拿審究。
為此牌仰該道府廳縣查照牌內事理,即便密拿散札逆犯單千、郭美之、王彥俞到官,嚴究確審雕印散劄情形並起獲偽札及根究逆黨數目的確姓名、住址,一並密拿審解,務盡根株,毋使滋蔓;一面清查保甲,加謹防備,毋得疏虞。慎速慎速!
•檄飭杭嘉湖道申嚴防範機宜(康熙十三年三月)
為申嚴防範機宜,以固疆圉事。
照得浙省為海疆重地,杭、嘉、湖尤為劇郡衝繁;外防「海寇」侵邊、內慎萑苻嘯聚,必須有備,始可無患。況邇來逆氛多警,愚民惶惑,保無饑寒不軌之徒,結聯釀害;則思患預防,正當綢繆早計。該道素具宏猷,凡地方形勢如何設防?山海要隘如何戍守?砲火作何整頓?墩臺作何修葺?以及內地遊巡、邊方瞭哨一應機宜,皆當會商妥確。合行申飭。
為此牌仰該道照牌事理,即查該道所屬地方,如嘉郡平湖、海鹽逼臨海濱,近閱塘報時有一、二賊艘游移,則當相度情形,確酌隘口何處添兵?何處守禦?嚴飭臺兵勤加瞭哨。其餘嘉、秀各縣以及杭、湖二府屬,或支港瀠紆錯雜、或地當南北衝衢,如太湖巨浸,夙稱盜藪,近雖設兵駐守,稍為斂跡;如杭郡省會,根本重地,雖設重兵彈壓,而其間山鄉水澤奸良混雜、邪正莫辨:更當嚴查保甲、稽詰奸宄,無使容隱滋擾。三府砲位安頓處所,應需火藥、砲架、砲篷等項,應請給者速行詳議請給、應置辦者速為設法置辦;一應道路、橋梁,速飭該地方官預為修築完固,毋致臨事周章。並一應末盡事宜,星速會同各府營將商議妥確,因地制宜相度籌酌,料理停當,具文詳報,以憑酌度。毋得玩忽!
•檄飭寧紹道府廳縣緝拿賊黨(康熙十三年三月)
為報聞事。
據紹協副將報稱:『蕭山縣七、八都地方賊首朱玉華、朱元甫等煽誘愚民,嘯聚釀亂,被保正報縣拿獲審供』緣由到本部院,據此。為照浙省地方久經寧謐,惟有紹屬蕭山、諸暨等處既在崇山疊幛之鄉、復處水陸交通之地,夙稱盜藪,最易叢奸。況近日邊方多警,民心惶惑;誠恐饑寒不逞之徒鋌而走險,招誘亡命,流突鄉村。先經本部院申飭防範,嚴行稽詰,毋許怠忽貽患;節次告誡在案。今據報賊首朱玉華糾集已獲之李啟元等,輒敢糾聚謀亂,釀害地方;合亟嚴拿審究。
為此牌仰該道、府查照牌內及黏抄事理,立提已獲賊犯,會同確審嚴究倡亂起事真情、賊黨的確數目姓名住址,一並密拿審解。一面將逃匿未獲各賊,遴差兵快廣偵密拿,並預行知會鄰近縣汛一體協力擒拿追緝,務盡根株、毋使滋蔓,亦不得混捉良民,濫及無辜;一面嚴查保甲,相度險要,加謹防備,毋得玩誤疏虞。密速、密速。
•飭溫處道府守禦地方(康熙十三年三月)
為飛飭守禦地方事。
康熙十三年三月二十九日,據溫州鎮塘報內稱「靖藩變亂」緣由到本部院,據此。為照浙、閩接壤,據報閩省兵變,溫屬最為密邇;隨即飛飭平陽鎮躬統官兵前往分水關一帶堵禦並檄調溫州鎮瑞安營官兵聯絡接應外,合行知照防範。
為此牌仰該道、府照牌事理,即便分派守禦城垣、稽察奸宄、措辦糧餉、接濟軍馬,聽候本部院酌調官兵齊集星赴;仍不時哨探情形,飛報本部院,以憑調度。事關軍機,毋得遲誤!
•飭金衢道府守禦地方(康熙十三年三月)
為飛飭守禦地方事。
據溫州鎮塘報內稱「靖藩變亂」緣由到本部院,據此。為照閩省兵變,衢屬最為密邇,且仙霞關又系浙境險隘,隨即飛檄衢協副將躬統官兵前往仙霞關小竿嶺一帶守禦外,合行知照防範。
為此牌仰該道、府照牌事理,即便會商衢協,一面速據險要,固守關隘;一面分派守禦城垣、稽察奸宄、措辦糧餉,聽候本部院另調官兵齊集星赴。仍不時哨探情形,飛報本部院以憑調度。事關軍機,毋得遲誤!
•飭寧臺溫紹杭嘉湖各道府守禦地方(康熙十三年三月)
為飛飭守禦地方事。
照得閩省叛變,浙境壤連;水陸交衝,在在自宜嚴防。本部院據報,隨即調發滿、漢官兵前往衢州大路堵禦,並行附近鎮將統兵扼守險要。本部院與提督隨即相繼進發酌量調度外,但閩省既經倡亂,勢必結聯「海寇」;濱海地方,務宜加意防範,用保無虞。合行飛飭守禦。
為此牌仰該道、府照牌事理,即便會同城守營弁固守城池、稽查奸宄、修葺城垣、借備糧料、接濟兵馬、嚴飭沿邊加意巡防;倘有賊■〈舟宗〉飄突,一面飛報本部院軍前調度,一面協力堵禦。仍將情形,不時飛報;毋得怠忽!
•飭金衢道確探閩逆情形(康熙十三年三月)
為確探緊急軍情事。
照得閩省兵變,本部院見據溫州鎮飛報,隨即調發官兵分守要隘,相機堵禦。但衢郡與閩境接壤,其閩省倡亂情形,何未據該道報聞?合行申飭確探。
為此牌仰該道照牌事理,即便遴選精細兵快密往楓嶺、浦城一帶偵探的確消息,星速回報;隨即轉報本部院軍前,以憑調度。仍一面多方密探,不時報聞;毋得刻遲,致誤事機。慎速、慎速。
•飭杭嘉湖金嚴各道府預辦糧料(康熙十三年三月)
為飛飭守禦地方事。
照得閩省叛變,浙境壤聯。本部院據報,隨即調發漢、滿官兵前往衢、溫二處扼險堵禦外,浙省水陸交衝,在在各宜嚴防。合行飛飭防範。
為此牌仰該道、府照牌事理,即便申嚴各屬固守地方、稽察奸宄、嚴行備禦;並預行整備一應錢糧、草料,以俟大兵供應,毋得缺少遲誤,致罹咎諐。各宜慎重封疆,以盡職守。勉之、慎之!
•檄飭太湖營嚴防要隘(康熙十三年三月)
為申嚴防範要隘,以弭盜源事。
照得太湖巨浸環繞江、浙,其間支港錯雜,盜賊易聚;屢經本部院申飭告誡在案。備查浙汛沿湖各港雖設有官兵巡防稽詰,但港多兵少,何足分防!如大錢、夾浦、蔡浦港等處皆湖濱要隘,其餘各港何止數十餘處;見在防兵寥寥無幾,設有盜賊竊發,作何剿禦!合行酌議,相地添防。
為此牌仰該遊擊照牌事理,即查浙江沿湖各汛港口,除支河小港見在釘樁豎柵、禁止出入外,其餘險隘港汛舟楫相通者,共有幾處?見在防守官兵,實有幾何?星速查明呈覆。一面作速相度形勢,添兵防守,早晚勤加偵察;即釘塞各港,亦不時差兵巡緝,毋致奸宄竄跡。仍整飭營伍,操練官兵;倘有奸宄乘機竊發,立即詰獲通報,以憑審究。毋得違誤疏虞!
•檄飭湖協副將嚴防長興四安鎮(康熙十三年三月)
為申嚴防守要隘,以固疆圉事。
照得湖郡水鄉澤國,支港錯雜,其間萑苻易聚,在在自宜嚴防;而惟長興為最要。查長興形勢,有四安一鎮路通江南之廣德,可以直達江寧,計程不過三日;且皆系坦途,並無關隘:則是長興為江、浙藩籬,而四安為長興要隘。雖駐防縣鎮設有守備、千總,然各統官兵為數無幾,在平常無事,可備巡防;若遇盜賊竊發,江、浙接壤孔道,豈寥寥戍卒足以分防!合行酌議,添兵守禦。
為此牌仰該副將照牌事理,即查長興四安鎮地方既系通衢要地,實在官兵防守不敷,亟為確酌情形;一面量調郡城官兵前往添防,一面相度形勢分扼險要,稽察奸宄。設有蹤跡詭秘之徒潛入境內及土賊竊發,立即擒拿,務保無虞;毋致疏忽!
•照會平陽鎮並飭衢協守禦地方(康熙十三年三月)
為飛飭守禦地方事。
康熙十三年三月二十九日,據溫州鎮塘報,內稱靖藩變亂緣由到本部院,據此。為照浙、閩地方接壤,據報閩省兵變,合行飛調官兵堵禦。
為此照會該鎮(牌仰該將)照依事理,即便躬統本標(營)官兵星夜前往分水關橋墩門(仙霞關小竿嶺)一帶,立據關隘,嚴謹固守;多方偵探,相機援應,毋致疏虞!本部院見在飛調大兵前來鎮守;軍機緊急,不時飛報,勿得遲延怠忽!慎速、慎速!
•照會溫州鎮並飭瑞安協守禦地方(康熙十三年三月)
為飛飭守禦地方事。
據報靖藩變亂,除照會平陽鎮躬統官兵前往分水關橋墩門一帶堵禦外,溫郡與瑞安、平陽相距不遠,合行飛調策應。
為此照會該鎮(牌仰該將)照依事理,即便嚴加防守城垣邊汛,稽察奸宄;一面酌撥官兵前往瑞安(平陽)一帶相機策應,聯絡聲援,協力堵禦,務保無虞。本部院另調官兵,齊集星赴。事關軍機,毋得疏忽!
•照會四鎮濱海地方嚴加守禦(康熙十三年三月)
為飛飭守禦地方事。
照得閩省叛變,浙境壤連,水陸交衝,在在自宜嚴防。本部院據報,隨即調發滿、漢官兵前往衢州大路堵禦,並行附近鎮將統兵扼守險要。本部院與提督隨即相繼進發、酌量調度外,但閩省既經倡亂,勢必結聯「海寇」;濱海地方,務宜加意防範,用保無虞。合行飛飭守禦。
為此照會該鎮查照事理,即便嚴飭營弁會同守、令固守城池;一面躬統官兵,巡防沿海邊汛。倘有賊■〈舟宗〉突犯,即行協力堵禦;仍飭各墩臺哨卒遠偵確探,一有情形,不時飛報本部院軍前,以憑調度。毋得遲誤!慎速、慎速!
•檄調溫處二協屯據泰順龍泉險隘(康熙十三年三月)
為飛飭守禦地方事。
照得閩省叛變,浙境壤聯;本部院據報,隨即調發滿、漢官兵前往衢州大路堵禦,並行附近平陽、溫州各鎮營統兵扼守險要。本部院隨即與提督相繼進發,酌量調度。查溫屬泰順(處屬龍泉)各處山谷,實與閩省福寧(建寧)徑路相通,可直達溫(處)郡,合行飛調防守。
為此牌仰該副將照牌事理,即便酌派營弁會同守、令固守城垣;一面躬統官兵前往泰順(龍泉)與閩省交界處所屯札,先據險隘,竭力堵禦,務保無虞。仍遴選精細兵快,遠偵確探;一有情形,不時飛報本部院軍前,以憑調度。毋得玩忽疏虞!慎速、慎速!
•檄調金嚴二協官兵駐防江常等處(康熙十三年三月)
為緊急軍務事。
照得閩省叛變,浙江衢、溫二府最屬密邇。本部院據報,隨即調發衢協副將李承恩統兵前往仙霞關屯札,扼險守禦;一面見發滿、漢官兵前往策應。但查衢屬江山、常山二處逼近閩疆,務宜厚集兵力,以備不虞。合行抽調。
為此牌仰該副將照牌事理,即便遵照,文到即將標下官兵挑選勇敢勁兵四百名,酌撥守備千總一員統領,前往衢州,駭防江山、常山等處,聽候本部院另行調度;即具起行日期,呈報查考。事關軍機,毋得遲違!
•示諭遵嚴保甲舉首奸宄(康熙十三年三月)
為曉諭事。
照得浙屬地方,往時屢遭兵災;邇年幸得寧息,朝廷德澤覃敷,寬省徭役,軫恤民瘼,惟恐一夫失所。每逢災祲,上廑宸衷,破格蠲賑;欽頒上諭十六條,欲使爾民漸摩教化,永享太平。本部院仰體九重清問之心,策勵大小文武各官,共矢廉隅,力圖休養。爾民各有身家,遭逢盛世,豈可不知自愛!近者滇、黔反叛,大兵進剿;計吳逆釜底遊魂,不日殲滅。浙省相去數千里,環浙遠近如江南、江西等處皆添設重兵,控扼險要,重重守禦;此地風馬不及,烽燧無驚。凡爾小民,正當各安耕鑿。無奈風俗刁頑,訛言易起;遂有亡命奸徒,希圖嘯聚,布散偽札,謀劫市鎮。如東陽縣拿獲周叔韜、單干等,蕭山縣拿獲嚴九如、李啟元等,諸暨縣拿獲李茂、朱應顯等,亂形甫萌,旋經發覺;無不立時就縛,誰能漏網!本部院嚴飭郡縣營汛:凡山陬水澨,處處提防,時時巡察;倘有奸宄效尤,真是自投陷阱。在首惡同夥,孽由己作,正法奚辭!可憐父母、兄弟、妻子原不知情,一朝事發,禍及全門;以及愚民不諳法度,或因循不首、或傳送居停,凡有干連,並罹重典。且有跡涉疑似,共填牢獄;迨至審明省釋,業已皮骨僅存。亦有正犯脫逃,責比親鄰;牽涉經年,廢時失業:以彼奸徒,貽殃骨肉、流毒地方如此。凡我良民,亟當同心協力,各相稽察,勿將保甲視為虛文。果能實意奉行,奸宄自難容跡。如有親族鄰里在外為非,一有見聞,立時舉首到官;除此敗類,保全眾家身命,不致玉石同焚。今東陽縣出首之人,本部院現加獎賞;以後如有首報或擒解者,自必一體犒給。凡彼奸徒,須知地方守法者多、黨惡者少;耳目難遮,發覺最易。與其盡命刀頭,死為叛鬼;何不迅息狂謀,自求活路!倘或怙惡不悛、陰相勾結,譬如禽獸不可化誨,天網恢張,盡殺無赦;念頭一錯,噬臍莫及!本部院念通省老幼、男女皆我赤子,不惜諄切告誡,冀令家喻戶曉。
為此示仰合屬軍民人等知悉:嗣後城市、鄉村,各要遵守保甲,加意盤查。凡游手游食、素行不端、交結匪類、出入無常以及來歷不明、形蹤跪秘者,務須密速稽察。倘有勾黨聚謀、散札倡亂真情,立刻報官拿解。本家親族出首者,依律免罪,斷不株連;即奸徒夥黨,有能悔悟投首,並從寬貸。如能擒獲夥犯解官,與平人一體給賞。但有知情容隱藏匿者,事發之日,並置大法。爾民須將本部院示內情節,仔細思量,互相警戒;各安本業,共保身家。咸宜凜遵,毋貽後悔!
•飛報閩變第二疏•
總督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李之芳謹密題:為飛報事。
康熙十三年三月三十日,據平陽鎮總兵官蔡朝佐咨呈:『本年三月二十二日申時據福建桐山營遊擊孫斌飛報靖藩兵變,當即飛報各衙門及臨近鎮協外,一面差兵前赴福建探聽去後。本月二十四日戌時,據探兵盧應福、吳承美回稱:「應海、承美奉差於本月二十三日到福寧交界茯苓寨探聽,路上緊急,不放人行;只得同至桐山,進見孫遊擊。即叫進內衙分付:靖南於三月十五日會齊兵馬、派守七門,砲火為號:頭一砲上城,第二砲刀出,第三砲放搶;通用吳三桂旗號。十六日,差官三個到小福州割辮摘纓。有船數千隻,盡泊閩安鎮。有鄭錦兄弟帶船一鎮,已到三盤洋停泊」等語。理合密報』等因到臣。
該臣看得閩省變亂,臣准提督臣塞白理咨並三鎮塘報,事關重大,即時據報上聞。一面與提督臣塞白理會商各自統率官兵相機堵禦,一面飛飭平陽鎮總兵官蔡朝佐領兵前往分水關一路、衢州副將李承恩領兵前往仙霞嶺一路先據關隘嚴謹防守,並行各屬文武官保固地方、預辦糧草及沿海各鎮營加意偵備外,因思衢屬仙霞關係浙、閩大路,最為鄰近,差員星馳往探,尚未回覆。於三月三十日亥時,又據平陽總兵官蔡朝佐飛報密遣兵丁往福寧州交界偵探,回稱前途阻絕情形及桐山營遊擊孫斌面囑之語。臣查由閩至浙,陸路則衢屬之江山最為衝要,處屬龍泉等處、溫屬平陽等處皆有通途捷徑;水路則自平陽、溫州、黃巖、臺州、象山、寧波、定海以至杭、紹、嘉三屬,皆邊海要地。今據稱構連「海逆」,以圖分頭入犯;臣等見在隨方調度,星馳固守。但各鎮營汛處處宜防,無可抽調;僅有督、提二標官兵水陸策應,深慮防守不敷。仰祈皇上俯念邊情緊要,亟賜睿裁!請先敕江南省滿、漢官兵調集兩省交界之地,以資聲援;江西省於廣信駐宿重兵,以防崇安大關一路。或有警急,許臣咨調策應。臣謹會同浙江撫臣田逢吉、提督臣塞白理合詞密題,伏乞皇上睿鑑施行。
康熙十三年四月初一日題。
奉旨:『兵部知道』。
•飛報閩變第三疏•
總督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李之芳謹密題,為飛報事。
康熙十三年四月初三日,據黃巖鎮總兵官阿爾泰密報到臣。該臣看得閩逆耿精忠背恩倡亂,臣節據塘報,先經兩疏上聞。今又據黃巖總兵阿爾泰密報,准平陽總兵蔡朝佐報開:『據千總馬寧差稱:探得桐山營兵丁索餉,遊擊孫斌帶往福寧州請發;及至該州,闔城兵馬盡赴福州,止餘空城』等語。又詢據逃回難民人馬尾稱:『三月十九日,耿逆等差人到吳總兵處索印取辮,吳總兵不從;二十日,有亂兵陳英倡首架砲圍門,搶去軍器、馬匹,逼發餉銀,勒去印信、辮子,隨搶掠城中』等語。臣閱之,不勝髮指!又據金衢嚴道稟稱:『福建楓嶺一帶塘兵,於三月二十六日盡行撤去』;則是福寧等處,亦已有變。衢州仙霞關係通閩大路,又有常山亦系通途,最為衝要;衢協額兵甚少,非得重兵駐守,實為可虞!溫屬之分水關與福寧州最近,平陽總兵水陸難於兼顧;處屬各邑通閩山路頗多,處協額兵不敷防守。臣等見經多方調度,竭力防禦。但各屬皆汛廣兵單,而陸隘海邊處處宜防;伏乞皇上睿裁,迅發大兵刻期前來以資援剿,庶保無虞。臣謹會同浙江撫臣田逢吉、提督臣塞白理合詞密題,伏乞皇上睿鑑施行。
康熙十三年四月初三日題。
奉旨:『兵部知道』。
•續報閩變並陳調度事宜疏•
總督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李之芳謹密題:為續報閩逆情形並滿、漢官兵調度事宜,仰祈睿鑑事。
康熙十三年四月初七日,據平陽鎮總兵官蔡朝佐報稱:『三月二十七日酉時,據防守橋墩寨千總馬寧等報稱:本月二十七日已時,據分水關管隊朱祥報稱:「本日早晨赴桐探聽,城門甚緊,止開南門。二十六日,城內燒燬房屋三分之一。孫將官尚未歸桐,吳守備在城防守;過往人不許進城,甚難體探」等語。擬合轉報』等因。又於本月初九日據金衢嚴道參議梁萬■〈示冀〉、衢協副將李承恩報稱:『康熙十三年四月初六日戌時,據署江山縣事縣丞徐兆熊報,稱本月初六日據解流犯快手毛老等從浦城回來口稱:「親見遣牌上寫「總統兵馬上將軍牌行延平署延平道即換」,牌上寫「甲寅年」,仍用原條印;建寧府亦寫「甲寅年」,用本府原印。二牌俱行浦城開路;如路不平坦,軍法從事。內有云:『大兵所過,秋毫無犯』。前月二十九日,俱到浦城;至三十日,有馬兵二、三十人亦到。浦城縣亦屬「甲寅年」原印,行牌備牛十隻、豬四十口、稻五十石、柴炭雞鵝酒伺候,開路至楓嶺地方止。大牌換牌,俱系至楓嶺繳」等情。擬合轉報』等因。又於本月十一日據臣標中軍副將王廷梅報稱:『准金衢嚴道塘報內開:「本年四月初九日辰時,據衢協中軍都司孫洪業報,稱本月初八日午時據探兵邵祿口稱:探得逆藩頭站李二虎帶兵一千,於初六日到漁梁;初七日、到廿八都。馬千總封總兵官,進去迎接;連夜趕出,駐札峽口。楊把總帶兵駐札江郎街。裏面進去不得,先來回報等情。擬合飛報,煩請星飛前來堵禦」等情到職。卑職隨著官兵星夜前進外,理合飛報』等因。同日,又據金衢嚴道梁萬■〈示冀〉、衢協副將李承恩報稱:『本月初七日未時,據署江山縣事徐兆熊稟,稱本月初六日夜據本縣探聽快手鄭泗自江山縣南一百二十里廿八都地方回,口稱:「廿八都馬副將於初四日早進浦城,峽口馬千總初四日午後帶馬兵盔甲亦進浦城,仍調各千把俱駐札峽口。大溪灘楊把總帶兵駐札江郎街。又聞得浦城北行過客說:初四日、初五日有兵三千到浦城,船六十號裝載硝磺、盔甲亦到浦城,系姓江、李、曾三人帶來」等情。理合通報』等因。又於本月十二日,據平陽鎮總兵官蔡朝佐報稱:『康熙十三年四月初二日未時,據防守橋墩寨千總馬寧、把總田喜龍報,稱本月初一日訪得橋墩本街居民翁啟辰弟翁啟和在閩生理回家,寧等密喚詢問,啟和口稱:「和自三月十二日在興化府起身,十五日到省南臺,見逆藩反亂,本日文武各官往朝;福州府官及侯官縣官不從,俱被殺。部院不從,鎖起。十六日,俱割辮子。十九日,發兵往泉州」等語。擬合轉報』等因。又於四月十三日,據衢協副將李承恩報稱:『四月初九日,據防守常山縣把總何起先報稱:「探得建寧、崇安兵變,俱稱「藩下」;今廣信府鉛山縣防官汪守備領兵把住分水關。將關口壘塞,以防崇安之兵」。理合塘報』等因各到臣。
該臣看得逆賊耿精忠反叛,節經提、鎮飛報,臣隨具疏上聞。一面會商調度,分馳堵禦。先經將軍臣圖喇發滿、漢官兵一千名,令副都統臣吳申巴都魯、石調聲統領;臣發督標兵一千名,令中軍副將王廷梅統領,赴衢州防守仙霞關、常山兩路。又調金華、嚴州、紹興、嘉興、湖州五營官兵共二千三百名,赴此兩路協防。其溫州分水關一路,飭令平陽總兵官蔡朝佐親率官兵防守,又調提標定海、溫州二鎮官兵共一千名前往協防,並嚴備平陽海汛;仍令溫州鎮協各營聯絡策應。其處州龍泉、慶元各山路,飭令處州副將姜騰蛟親率官兵防守,又調臺州城守營官兵五百名協防。其餘沿海邊汛,飭令定海總兵官朱萬化、黃巖總兵官阿爾泰、溫州總兵官祖宏勳督率各協營,俱照汛地防守。但今節據探報:有賊李二虎帶兵一千先至浦城,又稱江曾李賊兵三千、船六十號裝載硝磺盔甲亦到浦城等語;是賊勢已逼仙霞關矣。又據探報:福建崇安兵變從逆,江西之廣信、玉山、鉛山一帶未有重兵駐守,常山一路並宜亟防。今副都統臣並臣標中軍統領官兵已到衢州。各營官兵陸續繼至。所有塘報情形備載前疏;並官兵調度事宜,合先題報。但臣等惟就見在之兵隨方佈置,竭力堵禦;而各路兼防,更無抽調之處,兵馬實苦不敷。懇請皇上睿裁,先調江南滿、漢官兵就近赴援;若候大兵自京進發,惟恐緩不及事。並祈敕江西督、撫、提諸臣亟發重兵謹守鉛山、玉山大路,以保巖疆。臣謹會同浙江撫臣田逢吉、提督臣塞白理合詞密題,伏乞皇上睿鑑施行。
康熙十三年四月十五日題。
奉旨:『兵部知道』。
•請照例支給官兵行糧疏•
總督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李之芳謹題:為防剿主客官兵懇恩照例優卹,以示鼓勵事。
據浙江布政司布政使陳秉直呈詳到臣。該臣看得閩逆猖狂、稱兵入犯,所賴將士用命,以奏成功。今滿、漢官兵調防堵禦,在外有芻粟之需,在內有室家之累;月給俸餉有限,不能兼顧。雖效力疆場,固臣子之常分;而軫卹勤苦,實皇上之殊恩。今據布政司詳稱:『順治十七年杭州駐防滿、漢官兵援剿寧波,另給行糧、草料;其綠旗官兵馬匹,見經川湖督臣蔡毓榮題准照當日進剿雲、貴之例支給』等因。臣查滿、漢、綠旗官兵行糧料草既有成例可援,似應一體優卹,以示鼓勵。伏乞皇上俯念從征勞苦,准令照例支給,庶官兵愈加感奮矣。但順治十七年額定糧料,與見行例不同;其雲、貴進剿之例,浙省無案可考。倘蒙俞允,請敕部查明分晰滿、漢、綠旗官兵應加給每日米、豆若干升?草若干束?行臣等遵奉支給報銷。臣謹會同浙江撫臣田逢吉、提督臣塞白理合詞具題,伏乞皇上睿鑑,敕部議覆施行。
康熙十三年四月十九日題。
奉旨:『戶部速議具奏』。
•續報各路塘報情形疏•
總督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李之芳謹密題:為續報各路塘報情形事。
康熙十三年四月二十四日,據各營將塘報各到臣。該臣看得衢州一路,據塘報探稱:賊兵屯聚清湖,窺伺入犯。又,開化縣與江西交界地方,探有山賊。處州一路,逆弁潛佈偽牌,處協副將姜騰蛟領兵赴龍泉慶元、臺協都司馬登科赴景寧防守。溫州一路,「海寇」連■〈舟宗〉突犯瑞安磐石並郡城江口各汛,該鎮將放砲擊打,賊船退回。至泰順山陬僻邑,前據有土賊勾連「海寇」之報;臣即飭溫州總兵官祖宏勳發兵援剿。今據報援兵未至,縣官防弁退回;所發官兵於桐溪居中要地屯札,以便應援。臣見經飛飭各路官兵協力守禦。其文武官弁離城退回另在嚴查外,惟是賊兵水陸交訌與賊鄰近地方奸宄乘機竊發,兼以平陽兵變,所備愈多。一俟大兵齊集,即可星馳援剿。臣思江西省城見有滿兵駐札,又有續發大兵;令湖廣長沙等處見在恢復,則江西已無他警。伏乞皇上睿裁,敕令江西大兵相機進剿,與浙省兩路夾攻,則逆賊耿精忠指日授首矣。今據各路塘報情形,合再上聞。臣謹會同浙江撫臣田逢吉、提督臣塞白理合詞密疏具題,伏乞皇上睿鑑施行。
康熙十三年四月二十九日題。
奉旨:『據奏沿海官兵擊退賊船,奮勇可嘉!知道了。餘著速議具奏。兵部知道』。
咨江南督撫提固防沿海(康熙十三年四月)
咨覆提督調守分水仙霞二關
咨將軍轉移副都統飛據仙霞堵禦(康熙十三年四月)
咨副都統犒賞滿漢甲兵(康熙十三年四月)
咨提督會商方略(康熙十三年四月)
咨提督赴省會商堵禦衢州(康熙十三年四月)
咨江南總督調發滿兵赴浙應援(康熙十三年四月)
咨京口將軍迅發滿漢官兵赴浙應援(康熙十三年四月)
檄飭仁和錢塘二縣嚴行保甲察拿奸宄(康熙十三年四月初四日)
飭各道察拿奸宄(康熙十三年四月)
檄布政司預給兵丁糧餉(康熙十三年四月)
檄飭金衢道府備辦糧料安撫居民(康熙十三年四月)
檄飭溫處道府嚴催大荊邊海整備(康熙十三年四月)
獎勵寧紹道府廳縣(康熙十三年四月)
檄飭驛道整理夫船馬匹
飭溫州鎮協嚴防要隘(康熙十三年四月)
檄飭紹協副將撲剿土寇(康熙十三年四月)
檄飭察拿傳遞偽牌奸宄(康熙十三年四月)
檄調湖協官兵赴省、紹協官兵赴衢(康熙十三年四月)
檄發本標中軍副將統兵赴衢(康熙十三年四月)
檄飭分防金鄉遊擊保固地方(康熙十三年四月)
檄行中軍副將賞賚官兵(康熙十三年四月)
檄調嘉興營守備晉大忠領兵赴省(康熙十三年四月)
牌委統領選鋒(康熙十三年四月)
照會四鎮並行營將預給兵丁糧餉(康熙十三年四月)
檄委中軍副將統領調到官兵(康熙十三年四月)
密授衢處溫協副將堵禦機宜(康熙十三年四月)
檄行各鎮協將犒賞軍士(康熙十三年四月)
檄調平陽鎮遊擊協防分水關(康熙十三年四月)
檄行紹協副將獎賞殺賊官兵(康熙十三年四月)
照會平陽鎮保固分水關(康熙十三年四月)
照會溫州鎮防禦海疆策應分水關(康熙十三年四月)
諭調金協副將協守常山(康熙十三年四月)
諭賞退賊官兵(康熙十三年四月)
曉諭安民(康熙十三年四月)
曉諭立法辨認截髮良民(康熙十三年四月)
召募金華獵戶效用軍前告示(康熙十三年四月)
示禁兵廝沿江騷擾(康熙十三年四月)
示給船戶口糧(康熙十三年四月)
•咨江南督撫提固防沿海(康熙十三年四月)
為緊急軍務事。
照得閩省倡叛,構連「海逆」冀圖侵犯。前據浙屬文武各塘報,隨經本部院一面密疏題報;一面調發滿、漢官兵前赴溫、衢二府閩、浙交界處所分守險要,協力堵禦;及飛飭沿海各鎮將整頓嚴防,並咨會貴提督預設重兵,屯札交界處所,互相聲援犄角在案。但查海洋由閩至浙、自浙抵江,皆可順帆直達,隨處可以登犯;今浙境雖設法調兵堵禦,而江、浙實為唇齒,誠恐賊■〈舟宗〉飄突靡常,亟宜預為綢繆,庶幾有備無患。合再密咨
為此合咨貴提督煩為查照,希即飛檄江省沿海各營將加意嚴防險要處所,預撥勁兵扼守;遇有賊■〈舟宗〉登犯,毋論江、浙俱勿歧視,即飭鄰汛將領互相星飛策應,共固封疆,幸勿遲緩。速賜示覆施行。
•咨覆提督調守分水仙霞二關(康熙十三年四月)
為亟請援師,以固封疆事。
康熙十三年四月初五日,准貴提督咨開:『耿逆兵變,勾連「海寇」,水陵交訌;先經四次催請調發滿、漢官兵,堵禦浙、閩交界各處要口在案。今准黃巖鎮激切飛請,相應立賜調發,保固封疆』等因到本部院,准此。除先准貴提督咨移,俱經節次咨覆在案。所據黃巖鎮咨請前由,未准大咨之先,即據該鎮具詳前來;隨經本部院照會該鎮內開:『耿逆叛變,勢必結聯「海寇」沿邊侵掠;浙省壤址相接,亟當堵禦。揆度形勢,溫州密邇福寧、衢州界聯浦城,通途大道,為浙省門庭;是以本部院酌調平陽鎮前往分水關一帶堵禦險要而以溫鎮應之;酌調衢協往守仙霞關堵禦險要。本部院見在抽調各路官兵,相機策應。若賊■〈舟宗〉乘風飄突,寧、臺、溫處處可以登犯,則似應處處增兵設防。惟是浙省經制官兵盡佈海疆,內地寥寥無幾;且各處山魈土賊見在竊發,無可抽調。若提標勁旅見駐寧波,臺區有警,尚可馳赴應援。本部院現在飛章題報,請發大兵赴浙,不日即有成命。該鎮忠猷懋著、偉略夙聞,邊疆險汛,實倚長城;本部院素所欣藉。惟冀益展雄才,相機籌酌,聯絡鄰汛犄角聲援,務保無虞;仍不時飛報情形,以憑本部院隨即調度。萬勿疏誤,勉旃毋忽』等因照覆在案。今准前因,合再備覆。
為此,合咨貴提督,煩為查照施行。
•咨將軍轉移副都統飛據仙霞堵禦(康熙十三年四月)
為逆藩負恩反叛、難臣忍死請兵,亟彰天討,速固鄰封事。
康熙十三年四月初七日辰時,據福建建寧府通判何源濬呈稱:『卑職朝覲回閩,於三月二十六日抵浦城縣;民心惶惶,傳說藩兵即至。次日,到回龍村口,離建寧二百里;三更時分,忽見署延建邵道事延平蕭知府一牌,上寫「為軍務事」,有「王師前往浦城,所過地方,修整橋梁道路」;竟不用我朝年號,止寫「甲寅年三月二十五日自延平發」。及詢差役口稱:「三月十五日,各官設祭先娘娘,藩王當即殺官四員--一福州王知府、一建寧喻同知、一侯官知縣、一閩縣知縣;總督、撫院義不少屈,俱拘禁王府。但范總督歷數其罪,存亡未確。是夜率兵擄掠南臺男婦,驚逃淹死無數。二十四日,有總統上將軍徐、曾、江三人領兵三千抵延平。二十七日,抵建寧;逼民投順,方免殺戮。今將辮子截短、袖口切平,各戴氈帽」等語。職痛心無地,疾首呼天,恨不血濺賊前。無奈,孤忠莫展。左右思惟,既無任可到,與其徒死溝壑,不若赴浙請兵,庶於時事有補。隨發二十九日夜,奔走一百二十里,平明達浦;見西門外大張告示蠲免錢糧,內有「弔民伐罪」妄語,職氣憤欲絕。旋即晝夜奔過仙霞關。初三日,回望賊兵前站,已上楓嶺,漸入浙界;聲言「勤王」,意在直下杭州。職今千里跋涉,匍匐轅門;請兵援剿』等因到本部院,據此。合亟密咨。
為此合咨貴將軍,煩請查照,希即迅移往衢副都統立督滿、漢官兵飛據仙霞險隘,堵禦賊眾;萬分緊急,望勿刻遲,至切至切!
•咨副都統犒賞滿漢甲兵(康熙十三年四月)
為軍務事。
照得閩逆猖狂,稱兵倡叛;凡在同仇,義深討逆。貴副都統親率滿、漢將士扼險禦侮,會見疆土奠安,佇望彤弓錫爵。惟茲將士用命疆場,雖奏功之日,朝廷自有酬庸之典;而此日擐甲枕戈,本部院不勝軫念。是以特發庫帑,用酬勞勩甲兵。今特檄行標下中軍副將王廷梅查照兵數、約計銀兩,解赴貴副都統軍前,聽候頒給;並祈轉行曉諭,則荷高誼不淺矣。相應咨達。
為此,合咨貴副統,煩為查照示覆施行。
•咨提督會商方略(康熙十三年四月)
為緊急軍務事。
准貴提督咨開,調發貴標等營官兵前往分防平陽分水關,又調臺協等營官兵前往分防龍泉各要口堵禦緣由到本部院,准此。為照閩逆倡亂,浙省綢繆固圉,自宜兼防海道;尤當視賊鋒所專向,並力堵禦。屢次咨覆貴提督就見今兵勢典籌佈置,已悉縷陳,無庸復贅。今准大咨,已發貴標並酌調近處官兵一千前往溫、處二屬,正與本部院咨商事宜相符;深佩碩畫。但前據塘報浦城偽檄情形,頗晰賊以全勢向衢,已無疑義;業經三次咨請貴提督親臨省城,會商方略。至於沿海一帶,各鎮皆專統一方保障之任,各有責成。貴提督統衡通省,今當賊兵近在交界,衢屬實第一要衝,形勢緊急;永候臺旌迅發,面奉指誨,庶得隨機策應,保固岩疆。兵貴神速,萬勿濡緩。
為此,密咨貴提督,煩為查照星刻命駕施行。
•咨提督赴省會商堵禦衢州(康熙十三年四月)
為塘報事。
准貴提督咨開:『寧、臺、溫實兵總算可觀,分計不足;此後沿海之兵,一人未敢輕動』等因到本部院,准此。為照賊警初至之時,本部院即以衢屬形勢最急,移會貴提督親統官兵,亟防衝要。貴提督亦即秣馬厲兵,前軍先發,元戎繼進。嗣因塘報,惟恐勾連「海賊」,水陸並宜兼顧;貴提督暫留行旌,以待瞭探確音。今賊至浦城,塘報情形甚晰。仙霞關大路既在萬分緊急,若賊由崇安出至常山,坦途易達江西之廣信;素無重兵,不可倚恃:此兩路,實今日燃眉之勢也。本部院暨將軍、撫院會議:滿兵雖已前進,後繼寥寥;內地無兵可調,而寧、臺、溫各鎮皆有分防海道之責。惟候貴提督親統官兵先至省城,會同商略急應機宜;移咨奉札再四。正在永望,捧接大咨,俱未慮及衢屬兩路之危。寇在門庭,難以先計堂奧。封疆事宜,兵機呼吸;不得不激切指陳,仰祈臺鑑!
為此,合咨貴提督董率將士電赴星馳,庶得面商方略,共保岩疆。煩為查照,迅速命駕施行。
•咨江南總督調發滿兵赴浙應援(康熙十三年四月)
為緊急軍務事。
照得閩逆叛亂,本部院屢經題請大兵赴浙援剿;案奉上諭:『調撥江寧滿兵前來策應』。當經專差馳赴貴部院軍前,請賜督催起發在案。今浙省需兵甚亟,前項滿兵猶未即到;不意又於本年四月二十三日據浙江黃巖總兵官阿爾泰飛報內開:康熙十三年四月十七日平陽鎮兵變,將蔡總兵圍拿等因前來,據此。除即刻密疏題報外,是浙省外寇未弭,而內患旋作,勢切燃眉。見在官兵俱有汛防堵禦之責,無一可以抽調應援。惟望貴省滿兵星飛策應,庶保無虞。合再亟請。
為此,合咨貴部院,煩請查照,希立刻移催滿兵星夜兼程赴浙;永望應援軍務萬分緊急,幸勿刻遲!並賜示覆施行。
•咨京口將軍迅發滿漢官兵赴浙應援(康熙十三年四月)
為緊急軍務事。
照得閩逆叛亂,本部院屢經題請大兵援剿;見經兵部咨:調江寧大兵一千,又防守安慶副都統所領兵全來,又江寧察□所領四旗兵全來,又定南將軍和碩額駙所領兵五百名、誇蘭大二員赴浙應援等因。前項官兵雖經調撥,迄今無一到浙;不意又於本年四月二十三日據浙江黃巖鎮總兵官阿爾泰飛報內開:康熙十三年四月十七日平陽鎮兵變,將蔡總兵圍拿等因前來。是浙省外寇未弭,而內患旋作,勢切燃眉。目今見在官兵俱有汛防堵禦之責,無一可以抽調應援。所有部撥滿兵,又未即到。本部院再三籌畫,特又密疏題明,先請貴將軍就近酌發滿、漢官兵星飛赴浙。除現備小揭塵覽外,第軍機呼吸,若候部覆奉旨方行起發,勢必有誤。合亟咨請。
為此,合咨貴將軍,煩請查照立刻調發滿、漢官兵星夜兼程赴浙應援,以固鄰封;並祈先將調撥官兵數目、起行日期預行咨示,以便備辦供應,望勿刻遲。
•檄飭仁和錢塘二縣嚴行保甲察拿奸宄(康熙十三年四月初四日)
為嚴飭察拿奸宄,保衛地方事。
照得邇來軍書旁午,民間訛言四起;因有不軌奸徒,乘機擾動、煽黨結謀,希圖構亂。各屬屢經發覺,擒拿法處;嗟此愚頑,自投羅網!省城為通會之區,五方叢聚,譏察尤宜嚴謹;合亟申飭。
為此牌仰該縣照牌事理,即督所屬地方人民嚴行保甲--一甲之內,互相稽查;並寺廟庵觀,通加嚴飭。如有來歷不明之人,毋得容留。其或出入詭秘、蹤跡可疑者,立刻報官查究。倘有徇隱,事發之日,定行連坐治罪。該縣一面分遣的役密行巡緝,果能捕獲真正奸細者,定加重賞;但不得借端生事,擾動良民。該縣務須實心奉行,俾奸宄無可潛藏,地方共保安靖。如或因循玩忽、虛文塞責,軍情重大,取咎匪輕!
•飭各道察拿奸宄(康熙十三年四月)
為密飭察拿奸宄,保固地方事。
照得浙屬山陬水澨,向來每易藏奸;近日不軌之徒訛言煽動、勾黨散札,屢經發覺。今邊圉戒嚴,恐有外來奸細潛跡窺探,或本地狂徒乘機竊發;必須嚴謹查察,弭患未萌。城池庫獄、關津隘口,皆當留心倍加防護。各郡縣司牧之官,固圉衛民,責有專屬;該道監統一方,實資保障。合亟申飭。
為此牌仰該道照牌事理,即便轉行所屬遍諭城市鄉村,嚴行保甲,各自稽查,互相聯絡;並寺廟、庵觀,通加督飭。凡有外來之人,細加盤詰;來歷不明者,勿得容留。其或出入詭秘、蹤跡可疑者,立刻報官查究;如勾連黨羽、聚謀不法者,即時舉首擒解。倘或徇情,事發之日,定行連坐治罪。各該府、縣仍分遣的役密行巡察,如有真正奸宄,立速緝拿;但不許借端生事,擾動良民。凡城垣頹壞,即時修葺;倉庫、牢獄,勿致疏虞。該道務須實心奉行,不時督飭;倘有玩不遵奉者,揭報題參。如或因循故事、虛文塞責、貽誤地方,咎有攸歸。慎之,勿違!
•檄布政司預給兵丁糧餉(康熙十三年四月)
為預給兵丁糧餉,以卹勤勞事。
照得軍興旁午,各標營兵丁調防駐守以衛封疆,並皆勞苦。本部院憫念各兵皆有父母、妻子,平時支給額餉,止可贍給一身,已難兼顧。今警備邊圉,行者有資裝之費、居者有守望之勤;推其至情,均應體卹。本部院一片丹誠,無時不痌瘝身切。今將通省兵丁,不分調汛、留營,一體預給糧餉,以資飽騰。除行各鎮將遵照外,合行知照。
為此牌仰該司照牌事理,即便一體查明給發,取領存案,彙冊報銷;毋致遲誤!
•檄飭金衢道府備辦糧料安撫居民(康熙十三年四月)
為緊要軍務事。
照得閩逆叛亂,逼近浙壤。本部院接據羽書,隨即會商將軍、撫院、提督,先行調發滿、漢官兵星赴衢郡險要地方,相機堵禦;又經具疏,請旨撥發大兵接應去後。惟是師行糧從,刻難遲緩。今大兵雲集,所需糧米、草料,合亟知照備辦。
為此牌仰該道、府官吏照牌事理,即便動支正項錢糧,多加採辦;倘本地出產不敷,亦必遴差幹員分行購買,總期支應無匱。一面將動支錢糧,通報查考。至於支給數目,本部院見在酌就批行藩司遵照,聽候該司移會照數給發;仍須嚴剔派擾,曉諭里民。倘有百姓驚惶奔竄者,務須開誠招轉,安置得宜,勿令失所。該道、府夙具裕國嘉謨,兼擅匡時偉略。向日山陬底定,已見一斑;今日封疆多事,更徵經濟。未盡事機,總在隨時籌畫,以期鞏固疆圉。將來報績論功,本部院必當從優題敘;超遷榮擢,拭目可期。慎毋疏誤,勉旃、勉旃!
•檄飭溫處道府嚴催大荊邊海整備(康熙十三年四月)
為報明緩視邊工,屢催未竣等事。
准提督塞咨開:『據大荊營參將左助呈稱前事等因到本提督,據此。為照閩省告變,見據飛報有船數千隻札住閩安鎮;又「鄭逆」帶船停泊三盤,而大荊逼近三盤洋面,尤為可虞。該汛城垣、敵樓、道路、橋梁與砲架、砲蓋、船筏等項,悉關戰守;先經飭催修備,至今未見報竣。相應亟請飛檄嚴催,立限修辦,整頓齊集,庶戰守有藉』等因到本部院,准此。為照大荊邊海岩疆,一應城垣、敵樓、道路、橋梁、砲架、砲蓋等項皆關戰守急務;自應火速並工催趲、收拾完固,庶可恃以為一方保障。且近日閩省變亂,勢切震鄰;而「海逆」遊魂必來窺犯,豈可怠緩遲延!設有警息,官兵藉何堵禦!合行嚴飭亟催。
為此牌仰該道、府照牌事理,即將大荊一帶詳議應修城垣、敵樓、道路、橋梁、砲架、砲蓋、船筏等項,立督該縣印官親身料理,併力完工,毋再推諉微官,致誤事機。倘仍悠忽遲誤,即行揭報,定行題參不恕。速速。
•獎勵寧紹道府廳縣(康熙十三年四月)
為特申獎勵,以昭激勸事。
照得浙省瀕海岩疆,自奉旨招撫「海寇」歸誠之後,數年以來,四境敉寧。乃今閩逆鴟張,逼臨浙境,結聯「海寇」,圖擾沿邊;此忠臣義士誓切同仇、盡忠報國之時也。有能繕治器具、修葺城垣、鼓舞兵民、措置周備者,其實心實政,誠可嘉尚!查該道、府、廳、縣官捐貲購買硝磺配製火藥,修葺城門、城樓,置辦砲車、砲房以及綿簾、箭簾一切守禦器具,無不完備;使荒殘郡邑有所恃以無恐,其忠勤之效,已表見一斑矣。至若拊循兵民、籌畫戰守,因時制宜;真海疆之能吏、應變之長才!雖王事靡鹽,分所宜然;而壯猷碩畫,地方攸賴。惟冀益展謀猷,同心共濟,保固疆圉;平成之日,本部院自當特疏題敘,行將超遷榮秩,報績酬庸。合先獎勵。
為此牌仰該道、府、廳、縣遵照,一體更加黽勉,共建豐功。
•檄飭驛道整理夫船馬匹(康熙十三年四月)
為軍務事。
照得江南滿兵奉命應援浙江,已經振旅起行,不日抵浙;一應上江、下河船隻縴夫,亟當早為備辦,庶不臨期有誤。合行知照。
為此牌仰該道照牌事理,即將下河自平望入境以抵省城、又自江乾以至衢郡一應縴夫、船隻,遴委幹員速為料理;聽候大兵經臨應用,毋許缺少遲誤。但查縣驛額設人夫有限,勢必僱募充數。貧民應役,先期守候關閉公所;若行之不善,未免饑寒困苦。該道更當體卹民隱,務須籌酌良法,措置得宜;既不有誤軍務,又不貽累小民:方為妥便。再如船隻守候裝兵,各有人口;亦當酌給口糧。其自省城以至嘉興平望各驛,已經另檄撥備馬匹伺候;今查原任臺巡道有馬騾四匹、逆藩下丁崇有馬騾三匹,相應酌發緊要驛遞應差。其餘各驛應添馬匹,速為購辦。仍飭驛官夫頭上緊餵養膘壯,毋許侵冒。有誤軍機,定行挨查,立按軍法從事,決不輕恕。慎速!
•飭溫州鎮協嚴防要隘(康熙十三年四月)
為飛飭守禦地方事。
照得閩省變亂,勢必勾通「海逆」,分頭入犯。浙境水陸交衝,處處自宜嚴防;溫郡尤屬濱海要地,合行飛飭守禦。
為此照會(牌仰)該鎮(將)照依事理,即便整頓兵馬、器械;倘有賊■〈舟宗〉飄突,即便相機堵禦。仍會同文武官弁加意保固城池,知會鄰近汛防掎角聲援,遇警策應。一面撥發官兵前往泰順通閩山險去處,密探情形,嚴防要隘;不時飛報本部院軍前,以憑調度。軍機事重,慎毋疏忽!速速。
•檄飭紹協副將撲剿土寇(康熙十三年四月)
為稟報賊情事。
康熙十三年四月初三日,據紹興府報稱:『湯浦等處因閩省變叛,土賊相繼嘯聚山林者百十餘人;伏乞發兵撲剿』等因到本部院,據此。為照浙省地方久經寧謐,頃報閩省兵變,浙境壤地相連,誠恐山海土寇乘機竊發;本部院屢次申嚴防禦在案。今據紹興湯浦等處有賊聚至百十餘人,騷擾村坊;合行飛飭撲剿。
為此牌仰該副將照牌事理,文到即便撥發官兵,遴委勇敢都守一員統領,會同廳、縣捕快前往湯浦、四都一帶地方,將前項土賊盡行殲滅;務盡根株,毋使滋蔓。仍確探別處有無餘黨窩線?密行躧緝;將情形不時報聞。更須申明軍紀,束兵愛民;不得因而擾累無辜!察出取咎未便。速速。
•檄飭察拿傳遞偽牌奸宄(康熙十三年四月)
為特嚴察拿偽牌奸宄,以靖地方事。
照得閩逆倡亂,各處山賊乘機竊發,冀圖搖惑人心,糾結黨羽;輒敢捏造偽牌、偽示,公然粘貼傳遞,恐嚇愚民。若非奸宄潛藏、暗通消息,何以賊黨牌示擅行鄉鎮!凡地方文武官弁叨受國恩,同仇義切;自當一見憤激,立行焚燬。並查來自何處、傳自何人?搜緝奸宄,立正軍法,方為盡職;何以任其遞送,遂致民情惶惑,逃匿山谷,奸徒因之嘯聚,殊堪髮指!嗣後如有山海賊寇暗遣偽牌傳遞鄉鎮及張掛偽示、冀圖煽惑人心者,立將牌示即刻焚燬;並拿傳遞潛藏奸黨,審實有據,解送軍前立行正法。務期寧靖地方,毋得擾動良民!均宜凜遵。
•檄調湖協官兵赴省、紹協官兵赴衢(康熙十三年四月)
為飛調官兵事。
照得閩逆叛亂,浙省連界,防禦宜周;亟須調集官兵,相機策應。況當疆場有事之時,正俊傑立功之會;爰資材武,用震軍聲。合行飛調。
為此牌仰該副將照牌事理,文到即刻挑選該營勁勇兵丁六百名,遴委勇敢能員統領,各帶軍裝、器械,星馳前赴省城(衢州),聽候調遣,務須人馬強壯、器械精整。該副將忠悃素著,為國諒有同心!轉飭營弁奮發忠勇,力樹勳勞;報功之日,本部院定當特疏題敘,朝廷必酬報國之丹心,將領亦遂建功之素志。勉旃!毋忽。
•檄發本標中軍副將統兵赴衢(康熙十三年四月)
為督發官兵守禦要隘事。
照得閩寇叛亂,浙省界連,防禦宜周;亟須調撥官兵,往守險要。該副將韜略素嫻,謀猷綽裕;今奸宄跳梁之日,乃干城建樹之秋。合行督發起行。
為此牌仰該副將照牌事理,即行遵照統領標下中營馬步官兵,各帶軍裝、器械,星馳前赴衢郡,相度形勢,扼守險要;仍將情形,不時飛報本部院軍前,以憑調度。該副將受茲委任,務須一心捍衛,千里清寧;報捷書功,本部院定當特疏題敘,朝廷必有旂常之懋賞,該副將亦遂弧矢之丹衷。勉旃!毋忽。
•檄飭分防金鄉遊擊保固地方(康熙十三年四月)
為申嚴保固疆圉事。
康熙十三年四月初三日,據該遊擊塘報內開,偵探靖藩兵變緣由到本部院,據此。為照閩省兵變,平陽密邇福寧,金鄉尤屬溫汛要地。本部院聞報,即行調發鎮營官兵前往守險堵禦。該遊擊素具長才,夙攄忠悃;瀕海險汛,實藉綢繆。當此逆氛倡亂,勢必侵犯鄰境;務宜更加勉勵,用固疆圉。合行飛飭守禦。
為此牌仰該遊擊照牌事理,即便整頓兵馬、器械,遠偵確探;倘有賊■〈舟宗〉飄突,相機奮擊,保障提防。再查金鄉離分水關不遠,就近報聞該鎮掎角聲援,聯絡策應;仍將警息,不時飛報本部院軍前,以憑調度。倘能更展謀猷、摧敗寇賊,本部院自當察明功績,從優題敘。萬勿玩忽疏虞!勉之、慎之!
•檄行中軍副將賞賚官兵(康熙十三年四月)
為頒給賞賚、激勵忠貞,以鼓敵愾事。
照得閩逆猖狂,稱兵叛亂;凡我將士,義切同仇。本部院調發滿、漢官兵守險堵禦,所賴將弁一心、士卒用命,共攄丹赤,以保封疆。果能樹建奇功,不惟朝廷恩榮超擢;行將勳勒旂常,名垂竹帛!此正忠臣義士奮發有為之時也。本部院軫念各將士披堅執銳,效力疆場;特發帑銀犒賞,以昭鼓勵。合行知照。
為此牌仰該副將照牌事理,即將本部院差官張一亮等押到餉銀一萬兩,會同嚴州府同知金雲鳳查明在衢滿、漢官兵人數,除滿洲漢軍各位領兵章京查照另單禮數分餽致敬外,其滿、漢甲兵以及撥什庫,各照伊一月餉銀數目賞賚,彙解駐衢副都統吳、石軍前聽候俵散給發;其綠旗官兵,自本標中營、衢協以及調到各路官兵俱各查明實在官兵數目,官按一月俸銀、兵按一月餉銀之數給與。其兵丁按名唱給,以示鼓舞。若有餘剩,交貯府庫,聽候另行支用。仍誡諭各官兵,務須益加勉勵,登陴歷險俱各奮勇爭先。嗣後立有功績者,另行隨時頒賞;功績尤著者,自當不時題敘。各宜勉旃,毋負倚任!即將發給過數目,具文報查。毋違!
•檄調嘉興營守備晉大忠領兵赴省(康熙十三年四月)
為飛調官兵事。
照得閩逆叛亂,浙省連界,防禦宜周;亟須調集官兵,相機策應。該營守備晉大忠,素稱勇敢,前有邊海立功之請。今當疆場有事,爰資材武,用震軍聲。合行飛調。
為此牌仰該遊擊照牌事理,文到即刻轉行晉守備統領勁兵六百名,各帶軍裝,星馳赴省聽候調遣,務須士馬精壯、器械整齊。該遊擊並飭該守備奮發忠勇,力樹勳勞;本部院定當特疏題敘,以昭懋賞。勉旃!毋忽。該營事務,另委能員署理可也。
•牌委統領選鋒(康熙十三年四月)
為委用統領選鋒官員事。
照得標下三營將士,皆本部院臂指之助;而從來用兵制勝,必有選鋒,平時則護衛帳前,臨陣則衝堅破敵。今於三營內校試弓馬精良、勇敢當先者每營百人,必得能員統領,以壯軍威。查中營隨征官劉澤深、左營儲將官張文福、右營隨征官王文魁久歷戎行,諳練營務,才藝兼優,允堪茲任;合行委用。
為此牌仰本官照牌事理,今委為中、左、右營統領選鋒守備,各管轄親兵一百名,常隨本部院帳前;務須嚴明約束,勤行訓練,使紀律肅然,軍容整暇,爰成勁旅,以建奇功,本部院自當題敘實授。尚其勉旃!
•照會四鎮並行營將預給兵丁糧餉(康熙十三年四月)
為預給兵丁糧餉,以卹勤勞事。
照得軍興旁午,各標營兵丁調防、駐守以衛封疆,並皆勞苦。本部院憫念各兵皆有父母、妻子,平時支給額餉,止可贍給一身,已難兼顧;今警備邊圉,行者有資裝之費,居者有守望之勤,推其至情,均應體卹。本部院一片丹誠,無時不痌瘝身切。今將通省兵丁,不分調汛、留營,一體預給糧餉,以資飽騰。合行知照。
為此照會該鎮(牌仰該將)照依事理,即將各標營兵丁糧餉,各准預支一月,於司庫支給。見今調發赴省者,即於省城支給;已調別府及仍留本汛者,該管將領即具冊領專差赴省,齎回分發。各兵務須奮勇爭先,同心報國;奏凱旌勤,別有賞賚。如能特立奇功,定行破格題敘。各宜勉勵,毋怠!
•檄委中軍副將統領調到官兵(康熙十三年四月)
為軍務事。
照得閩逆倡亂,衢屬首衝;經制官兵,不敷防守。是以本部院抽調金、嚴二協官兵共八百名,赴衢貼防江山、常山等處。但各路官兵齊集,合行專責統領。
為此牌仰該副將遵照,即將金、嚴二協抽調赴衢官兵各四百名並領兵守備、千把總各官,俱屬該副將統領約束。一應支給糧料、整齊甲械、調遣戰守,俱該副將相度形勢,悉心料理;酌量江山、常山二處險要分兵防守。務須申嚴紀律,束兵安民,恩威並用,協力同心,以副本部院委託之意。至於守關據隘、戰守機宜,該副將聽駐衢副都統吳、石酌量調度。其有續到各營官兵,俱照此例。毋得違誤!
•密授衢處溫協副將堵禦機宜(康熙十三年四月)
為密授堵禦機宜,以固封疆事。
照得閩逆變亂,侵擾邊疆;浙省陸路要隘,如衢之仙霞、處之龍泉、慶元、溫之分水關、泰順等處皆接連閩省,在在須防突犯。本部院一面題請,亟發禁旅前來接應;一面速行據險扼要,嚴加固守,設奇制勝,相機進止。查仙霞、龍泉、慶元、泰順、分水關各處,皆山溪錯雜,有險可據。我兵扼守,必擇其兩傍石壁、中惟一路可通之所,兩邊壘石,恃為門戶;埋兵設伏,中空一道惟用,多藏砲火。逆賊雖眾,限於山路窄狹,勢必不能參擠而前;俟其一至,火砲齊發,賊必少退。乘其步驟已亂,出兵奮擊;不可乘勝遠追,即回據原處。此時火砲藥彈,又可裝就;如賊再至,又如前法擊之,賊鋒必挫,自不敢侵突矣。更恐賊從兩旁山頂突然而至,勢不可攖;必於兩邊高處多設鳥槍、壘石,伏兵偵望,毋分風雨晝夜,一有侵犯,槍、石自上而下,一可殺百:此正據險設奇、以少勝眾,相機進止之要策。至於臨敵隨時制宜、因地變通方略,又在該將一心之運用耳。擬合亟行知照。
為此牌仰該將照牌事理,即便會商守禦;諸將一體協力遵照,毋違!
•檄行各鎮協將犒賞軍士(康熙十三年四月)
為申大義以鼓將心、布至誠以作士氣,亟勵忠貞,共圖報國事。
照得閩逆猖狂,稱兵叛亂;凡我多士,義切同仇。本部院忝膺重任,秣馬勵師;所賴將士一心、士卒用命,共攄丹赤,以保封疆。諸鎮協久著邊功,洊承天寵,爵榮傳世,寄重登壇;必能率勵三軍,折衝一面。若參、遊、都、守,雖分班列,並託干城。平時守職不過次遷,今日建功即蒙超擢。並宜枕戈待旦,賈勇爭先。千、把等官,初試長途,咸參命秩;苟能奮其材武,自可立致顯榮。偏隅負固,撻伐用張;順逆既殊,大小懸絕:未戰而勝已決幾先。效一朝汗馬之勳,樹百世旂常之績;忠臣義士,可不勉旃!至於馬步守兵,登陴臨陣,並極辛勤;居送行齎,殊深勞苦!本部院會同將軍、撫院、提督酌議額餉之外,仍加優給;欲使投醪飲惠,挾纊知溫。各宜奮力前驅,另自計功行賞。用是開誠布告,鼓勵群心。崇卑雖有殊倫,忠義本無二理。戴高履厚,孰非君父之恩!仗義同心,即是身家之福。合行通諭。
為此照會(牌仰)該鎮(將)照依事理,即便抄牌出示,轉諭大小將領,務須布展方略,鞏固邊疆;鼓勵隊目兵丁,共抒忠憤,懋建勳勞。在朝廷特懸殊格,以待奇功。近如湖廣報捷,齎奏人員亦膺一命之榮;何況行間將士!本部院論功題敘,自當巨細不遺,以副酬勳盛典。目今軍書旁午,優卹宜先。各官兵不論隨征、守汛,優給賞賚:官按一月俸銀、兵按一月餉銀,如數給發;俱各差員赴省支領,作為犒勞,不在歲額之內。應領月餉,仍照舊給發。嗣後如立有功績者,另行隨時頒賞;功績尤著者,不時請敘。凡我將士,共聽斯言;報國傳家,正在此日矣。
•檄調平陽鎮遊擊協防分水關(康熙十三年四月)
為酌調官兵事。
照得閩逆構亂,平陽最為鄰近,而分水關尤屬衝衢;已經鎮標官兵防守。但山徑叢雜,惟恐偷越;更須謀勇能員,協力堵禦。今查該遊擊夙嫻韜略,久著謀猷;拒險設奇,堪當此任。金鄉懸隔江海,形勢稍緩;合行酌調。
為此牌仰該遊擊照牌事理,即使統率驍勁弁兵,星赴分水關協同防守。抒忠奮勇,建功樹勳,本部院自當特疏題敘。其金鄉防守事宜,聽平陽總兵官酌行調度。該遊擊務體本部院甄選至意;勉之,毋忽!
•檄行紹協副將獎賞殺賊官兵(康熙十三年四月)
為塘報事。
照得土寇乘機嘯聚,亟宜撲滅。據報官兵奮勇爭先,斬賊奪械,殊為可嘉!效用官李章、張酉、彭輝及兵丁陳元、陸貞、王以良,合行獎賞。
為此牌仰該副將照牌事理,即將發來銀牌三面、紅綢三匹,給賞李章等三名;又銀牌三面,給賞陳元等三名。仍飭勵官兵用心搜剿,務盡根株,毋使漏網!
•照會平陽鎮保固分水關(康熙十三年四月)
為軍務事。
照得閩逆鴟張,平陽最近;原宜厚集兵力,拒守險要。前照會該鎮統師駐守分水關,自必忠義奮發,率勵將士,保固岩疆。然平陽通閩大道,不止分水橋墩一處,恐兵勢分應難周;是以會商提督,撥發提標官兵五百名前來協防,亦足以扼險守禦。至於金鄉系屬彈丸一隅,向撥該鎮左營官兵防守,原以防「海寇」之侵突。今陸路告警,揆度形勢,金鄉未為衝要;已經密飭該遊擊統兵前赴分水關,協同堵禦。其金鄉防守事宜,聽該鎮自行酌量調度,務須並力守關,保固無虞;一面已經照會溫州鎮,聯絡策應。該鎮雄才偉略,夙著威名。值此疆圉多警,正忠君報國之時;惟冀大展謀猷,同心共濟。奠安之日,本部院自當特疏題敘;行將勳勒旂常、名垂竹帛,以昭報績酬庸之典。擬合照會。
為此照會該鎮查照事理,一體遵照,勉勵建績;慎速!
•照會溫州鎮防禦海疆策應分水關(康熙十三年四月)
為軍務事。
照得閩逆叛變,勢切震鄰;平陽密邇福寧,是以飭令平陽鎮總兵守禦分水關。然逆賊狡謀,勾聯「海寇」,或致沿邊侵擾;溫屬一帶逼臨海濱,凡防禦事機、戰守良策,惟該鎮是賴。至於平陽路阻飛雲,尤須勤加哨探,相度聲援,聯絡策應;並鼓勵將土奮發勇敢,保固衝汛。該鎮素優方略,雅擅機宜;當此烽煙警急,正抒忠報國之時。惟冀壯猷大展,義氣宏宣!奠安之日,本部院自當特疏題敘;行將旂常著績、彝鼎登名,以昭報功策勳之典。擬合照會。
為此照會該鎮查照事理,一體勉勵建績;慎速!
•諭調金協副將協守常山(康熙十三年四月)
諭金華副將:
前調該營官兵協防衢屬,已經進發;知該副將忠義奮激、勇氣無前,本部院可勝嘉尚!特資壯略,共衛岩疆。當邊方有事,正臣子報國之時、豪傑展勳之日。若通省將士盡如該副將,則本部院倚藉成功,指日可期矣。諭到,該副將即便帶領驍勁官兵一百名,前往衢州協守常山大路。先次所發官兵三百名,檄行中軍副將總領;今該副將既經親往,仍歸統轄,已另諭中軍知照。一切堵禦機宜,該副將隨方布置;務須展抒方略,大建奇勳!本部院自當特疏題敘,以昭報績酬庸之典。勉旃!特諭。
諭標下中軍副將
諭中軍副將:
官兵此時計當抵衢,一切布置情形,宜不時速報。金華牟副將忠勇出群,今已調令親赴衢屬協力堵禦。其該營前次調到官兵,仍歸牟副將統轄調度。特此諭知。
•諭賞退賊官兵(康熙十三年四月)
諭中軍王副將:
據報本月十五日賊兵突犯清湖、攻逼江山,該副將星馳赴援,千總高祿、陳國任、薛受益渡水奮擊,閩寇大敗,陣獲馬匹、刀槍等件,賊隨退回等因;本部院深為嘉悅!本標及協標在事有功官兵,該副將分別功勞等第,即於前發銀一萬兩內酌量頒給,諭以本部院獎勵忠勇、憫念勤勞之意。千總高祿等率先破賊,另自紀功。該副將親冒矢石,首挫賊鋒;今札營城外,誠為獨任賢勞。然旂常之績,從此而始;勉之勉之!茲提督副都統已統兵前來,本標官兵五百名一並進發矣。本部院稍俟整頓糧草有緒,即當親行。該副將一應進止機宜,並聽提督調度。蓋軍中號令,必須專一;總期同心報國,勿以本標,致有歧視。至於安營處所,必須據其形便,謹防賊兵衝突。後到兵五百名,應於相近處別札一營,以成掎角之勢。尤宜熟探路徑,相機防禦。凡事不能遙度,該副將用心籌畫,務出萬全。一切糧草,地方官見在作何接濟情形?仍不時馳報,以便預為措置。故諭。
•曉諭安民(康熙十三年四月)
為曉諭安民事。
照得閩逆倡亂,浙省壤地相接,先經調發滿、漢官兵固守各路關隘;交界既已有備,內地目是晏然。見今續調各營官兵相繼進發,又有江南、江西滿漢官兵分頭策應;彼一隅負固,蕩平有期。茲聞省城百姓紛紛驚動,皆由誤聽訛言,致有淆惑;不知通省兵馬星羅棋置,處處提防,何等鞏固!本部院暨將軍、撫院、提督隨方布置,自能保衛爾民。其調集各路官兵雖不時經過,並皆申明約束,無敢騷擾。今當孟夏,蠶農正亟。爾民一年生計,全在此時;豈可自棄安居,廢荒本業!至於遊手奸徒捏造無根之言,意欲使人倉皇走避,以圖乘機搶劫;爾等聽信,正是中彼奸謀。亟當曉諭。
為此示仰省城內外居民人等知悉:邊界悉已堵防,內地安如磐石。爾民務宜安堵如常,專心生理;不必驚疑遷避,有誤農蠶時務。仍須遵行保甲,互相稽察,使奸宄無所潛蹤,則地方自然寧謐矣。各宜猛省,毋負本部院一片誠心!特示。
•曉諭立法辨認截髮良民(康熙十三年四月)
為曉諭事。
照得閩逆倡亂,浙境相聯,恐有奸宄潛蹤,自應稽查盤詰。賊中俱系割辮,則凡短髮平梢之人,跡踄可疑;連日守門兵丁,拿獲頗眾。及至審勘截髮緣由,或起爭鬥、或因疾病,訊其居址藝業,皆有實據;親族鄰佑,各俱保結:並從寬釋。但軍務戎嚴,譏察不容稍縱。本部院惟恐愚民未能通曉,致干縲繫;合行立法辨認。
為此示仰浙省官吏、軍民人等知悉:見在如有短髮之人,除正真來歷不明、身藏札票、煽惑人心及歷審作奸有據者立即正法外,其餘平民果系居址有憑、保甲有據者,許協同鄰佑即赴該管縣官處據實呈報截髮緣由、時日,該縣官即與按日記檔,仍給印照為憑。設遇滿、漢官兵盤詰,即可驗明釋放;即使拿獲到官,若有縣冊可查,亦准鄰佑保釋:庶愚民不致罹法,奸宄易於稽查。當此民心驚恐之時,倘有縣胥、里甲乘機借端勒賄者,或經告發、或經本部院訪聞,立即嚴拿處死,決不姑貸!
•召募金華獵戶效用軍前告示(康熙十三年四月)
為召募事。
照得婺屬東、義等處民風驍勁,俗尚慷慨,夙稱材武之鄉。山中多有獵戶,慣用鳥槍;並皆技藝精嫻,膽力勇敢。當今邊疆有事,正爾等奮身之時。本部院親在戎行,恭行天討,幕府之下,師旅如雲;而收羅壯士,多多益善。爾等射獵為生,何如建功立業!如願效用軍前者,應募到日,各給安家銀兩;別成隊伍,以作親兵,支領糧餉。其中有謀勇出眾者,即札委職官,為之統率;有功之日,分別題敘獎賞。本部院昔年司理茲郡,開誠布公,爾士民相信有素;本部院如父兄之視子弟,爾等必如手足之衛頭目。惟恐轉行有司,或致查攝滋擾;特委本地賢衿,招集起送。合行出示召募。
為此示仰金華府屬士民人等知悉:凡有技勇素優、願來應募者,但赴吳生員處報名,驗明堪用,即查籍貫、住址,取具地鄰保結,起送軍前;本部院驗試收標,各給安家銀十兩,隨軍征進另給糧餉。仍擇其材技有餘、眾所信服者,授以職官札付,統領約束。一俟建立功績,即當特疏題敘。臨陣之日,計功行賞,斷不後時。爾等務須奮發忠義,聞命爭趨。其士類中有奇材異能、超出等倫者,如能聞風樂赴,定當別加優禮。各宜悉遵!
•示禁兵廝沿江騷擾(康熙十三年四月)
為嚴禁兵廝沿江騷擾事。
照得設兵,本以衛民。當此軍興孔亟,一應夫船、芻粟,無事不煩民力。本部院蒿目焦思,痌瘝切體;豈容悍卒奸廝,乘機騷擾!今聞江干一帶,多有借名搜檢、掠奪貲財,致使商旅小民含冤抱怨,舉足騖疑,殊可痛恨!除見在差員巡緝外,合行出示嚴禁
為此示仰軍民人等知悉:自示之後,倘有旗營兵廝敢犯紀律,或地方無藉假冒為奸,仍復借名搜檢,搶奪銀錢、行李者,巡視人員立行鎖解轅門,治以軍法;仍許地方人等協力擒拿,毋得瞻畏!
•示給船戶口糧(康熙十三年四月)
為酌給船戶口糧,以軫困苦事。
照得大兵進剿,指日絡繹前來,勢需船隻供應。惟恐臨期難以猝辦,不得不先行齊集。念爾小民載渡資生,一家口食皆藉於此。今守候江干,廢失恆業,父母、妻子,舉室啼號;風雨饑寒,一身受忍。本部院軍務倥傯之際,每一念及,不勝惻然!惟是封疆重事,萬非得已;朝廷軫卹民難,凡大兵進發,輒奉恩旨「毋致苦累百姓」。今爾等船戶若照例俟官兵到日支給口糧,目前伺候需時,何堪枵腹!已行布政司、驛傳道酌議先給,本部院斷不以日後開銷之難,而忍視爾等困苦莫訴也。合行曉諭。
為此示仰船戶人等知悉:務各安心守候,勿得驚疑;俟本部院按船給散口糧,以資日食。如有蠹役奸埠扣剋等弊,許爾等赴轅控稟,即行拿究。事完之日,另當給賞,並免差徭,以昭優卹;咸宜遵曉!
•請調江南投兵疏•
總督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李之芳謹密題:為謹陳浙屬各路告急,官兵調援不敷;仰祈睿鑑增調官兵,分路援剿事。
竊惟浙、閩交界,衢、溫、處三路並有通途。凡調撥官兵,分頭堵禦。並節據塘報賊兵圍犯瑞安、景寧等處情形,臣等屢次會題在案。臣欽遵上諭,公同平南將軍賴塔前去,一應軍機事務商酌而行;已於康熙十三年五月十五日統領本標杭協營並江南提標官兵共一千五百名自省起行,前赴衢州。於途次,據處協副將姜騰蛟報稱:『慶元調援把總韓養性奔回郡城口稱:「五月初八日,逆賊徐尚朝帶領賊兵二千餘攻進北門,縣官、千總不知下落」等情。五月十二日,龍泉兵變,逼脅千總田士植往浦城投逆。探得賊兵實有二千餘由松溪、壽寧、浦城而來,於五月十六日已犯龍泉;縣官出郊迎接,逆寇追印要餉,百姓盡皆割辮等情。五月十七日,賊兵已進遂昌,俱有鐵甲、藤牌;遂昌縣官弁兵皆出迎接。今雲和、松陽告急疊至,各汛原無城垣可守,防兵不過數十名;寇兵猝至,眾寡莫敵。道路不同,分援莫及』等情。又據貼防龍游把總羅大用報稱:『衢協防汛千總王孝私通馬逆,於五月十九日中外應合;黃昏時候,開城放入賊兵千數。卑職帶領兵丁堵禦,身負重傷。至四鼓後,賊仍馳往南山,行蹤莫定』等情各到臣。
該臣看得衢州為浙、閩要,先有副都統臣吳申巴都魯等屯守郡城;但一月以來賊眾四出攻掠,先經常山、開化,防弁一逃一叛,隨調副將牟大寅領兵分防。今龍游逆弁又勾通賊兵入城,旋復盤踞近地,阻我糧道;見在發臣隨帶官兵防剿。其溫州一路,賊兵攻圍瑞安已及二旬,副將吳三畏等悉力拒守。今提督臣塞白理已准臣咨,統兵自寧波進剿。至處州一路原因兵單,調臺協官兵五百協防。奈山路歧雜,賊兵出沒不常,景寧、慶元失守,皆因兵少賊眾;而龍泉、遂昌文武官弁皆已從逆。雲和、松陽見在告急,臣標守備于昌祐又復調領宜兵星馳赴援。此三路情形,處處警急。今江南滿兵雖到,馬力未齊,且不便零星四發。臣所調遣以策應各路者,惟有綠旗官兵;如沿海諸營多調赴溫州一路,其存營官兵又防本汛。屢據瞭報:賊■〈舟宗〉遊移,提督並寧、臺鎮協絡繹請援,難以再調。金、嚴二府又皆與衝、處接壤,前除調撥外,各營僅存兵數百;賊氛震鄰,尚慮單虛。而杭、紹、嘉、湖先經抽調,見今兵數無多,再難調發一空。前臣疏請增兵,雖蒙俞允;部文甫到,非可一時募補足額。其衢州調集之兵,分應開、常各邑;見在郡城止有千計。臣隨帶官兵,又分援處州並防堵龍游。臣今惟領官兵數百前進;念各屬地方皆臣責任,奈已無兵可調、無將可遣!兼賊勢猖獗,而弁兵紛紛從逆,事實可虞!不得不據實懇陳於皇上之前,仰祈睿鑑;或再發江南和碩額駙臣所統滿、漢官兵,或敕江南一鎮領兵數千赴援,庶可保固地方,相機進剿。臣謹會同浙江撫臣田逢吉、提督臣塞白理合詞密疏具題,伏乞皇上睿鑑,敕部議覆施行。
康熙十三年五月二十五日題。
奉旨:『議政王、貝勒大臣會同速議具奏』。
咨巡撫撥發官兵防守埭頭(康熙十三年五月)
密咨福建海澄公提督(康熙十三年五月)
咨提督統兵赴援瑞安(康熙十三年五月)
咨催提督統兵赴瑞(康熙十三年五月)
咨催提督赴甌(康熙十三年五月)
咨覆提督調發官兵(康熙十三年五月)
檄行布政司酌議軍需(康熙十三年五月)
檄行狼山遊擊犒勞援浙官兵(康熙十三年五月)
示禁悍兵旗廝騷擾(康熙十三年五月)
申嚴軍令條約(康熙十三年五月)
大兵經臨地方安民告示(康熙十三年五月)
•咨巡撫撥發官兵防守埭頭(康熙十三年五月)
為探報事。
據分守杭嘉湖道詳稱:『四月二十六日,據差去快手沈錫、俞禮筭稟稱:「錫等蒙差往歸安所屬廟喜等處地方探聽土賊信息,今探得十八日有盜首李成龍即李振海等從廟喜進山,往埭頭一帶。錫等隨往埭頭鎮打聽,鎮上百姓慌張,說離鎮二十里山內賊首李成龍、楊相嘯聚三百餘人,往來擾害。鎮上無兵汛守,恐早晚來鎮搶掠」等語。除密移協守羅副將防剿外,該本道看得湖屬山攢水繞,向為寇盜出沒之藪;今閩變震鄰、汛兵抽調,一切不軌之徙糾結匪類,紛紛蠢動。見據報稱賊首李成龍等嘯聚三百餘人,逼近埭頭,將欲搶劫鎮民。湖協一營除奉調撥外,僅存兵三百餘名,分防州縣城池、庫獄,不能分撥進剿。合無上請憲臺,或於憲標、或於撫標暫撥標弁帶兵一百名防守埭頭,安慰民心』等因到本部院,據此。為照湖郡半屬山陬、半聯水澨,最易藏奸。今鄰封震警,而不逞之徒乘機竊發,以致百姓張皇;該道詳請撥發標兵駐防埭頭,誠屬急務。但本部院標下二營官兵,先經兩次調撥赴衢防剿;今本部院現在會同平南將軍統兵進剿,其存營官兵勢難再為抽調。然湖郡需兵,亦難緩視;似應於貴標酌發官兵一百名,前往埭頭防守。擬合咨商。
為此合咨貴部院,煩請裁覆施行。
•密咨福建海澄公提督(康熙十三年五月)
為欽奉上諭事。
准兵部密咨內開:『康熙十三年四月二十四日,奉上諭:「耿精忠反叛,海澄公黃梧、提督王進功隔越泉州、漳州,與浙江聲息不通;著行廣東王及總督、巡撫、江西巡撫、浙江將軍、總督等由廣東、江西設法差人於黃梧、王進功處確探消息。若海澄公黃梧、提督王進功等能各守地方,著令固守;若力單不能自守,廣東、江西有何處可來會合,著來會合。欽此」。合咨貴部院,煩為欽遵施行』等因到本部院,准此。為照逆賊耿精念背負國恩、稱兵造亂,本部院聞變之日,即知貴爵(提督)忠義憤激;惟因境阻,軍書無由遽達。今我皇上明見萬里,特頒上諭指授機宜,此皆貴爵(提督)丹誠昭格,簡在帝心;佇見不世勳名,傳榮千載。今平南將軍賴統率禁旅十萬,指日直抵福州。本部院欽遵睿謨,間道馳使密咨貴爵(提督),請煩查照欽遵上諭事理,相機酌裁,迅賜示覆施行。
•咨提督統兵赴援瑞安(康熙十三年五月)
為飛報事。
據溫州鎮飛報內稱:『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二日午時,據瑞安營副將吳三畏飛報:「平陽南岸叛逆於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一日點兵,帳房加至五百餘頂;其人馬俱抵中洲,連夜搬運砲械、馬跳版等項,喊聲不絕。本職會同提標劉遊擊分撥兵馬,在上下兩處阻截。初二日,賊盡拔營俱向中洲周村落船,辰、已等時即已渡江;而浦口南岸船隻亦已起篷撐駕往上,意在水陸並進。但本汛節蒙本鎮撥兵添防,似此賊勢重大,終虞杯水車薪;本職等惟有盡命堅守。倘荷發大師尾賊之後攻擊於外,而城內官兵堵剿於內,自然一可當十;瑞邑保全,全浙均叨利賴矣。仍懇憲臺賜文通報,亟請救援」等情。同時,又據提標遊擊劉國珍報同前情。又據瑞安營副將吳三畏報稱:「平陽叛兵勾引閩寇二萬有奇,於初二日辰、已時渡江,已到我岸;雲集蜂擁,屯札橫山等處,分布攻擊。見在會同提標劉遊擊分發官兵迎敵」等情各到職,據此。為照平陽官兵叛變勾逞,逆勢緊急;瑞安之危,如同累卵。夫瑞安為東甌籬落,萬一挫失,勢必逼犯郡城;水陸交侵,腹背受敵。鎮標之兵,除已先調發往口應援外,所在之兵有限。今本職於據報間,立發溫州城守副將楊春芳、鎮標左營遊擊魏萬侯各帶領馬步兵二百名,又檄調樂清營千總一員、把總一員、磐石營千總一員、把總一員、大荊營千總一員、把總一員各帶馬步兵二百名,星馳應援。又檄調寧村營千總一員,帶兵於該汛接瑞安一帶聯絡救應。但我兵已在單弱之時,又經調發,郡城根本,水陸重大。亟請憲臺賜發救兵,解此危急。本職再為籌思,若待援兵,不免稽延時日;於是專咨黃巖鎮火速先發援師,拯我鄰難。惟恐彼處推阻,尤祈本部院星檄黃巖鎮聞聲踵救,全浙幸甚』等因到本部院,據此。為照平陽叛弁勾引逆賊,輒敢擁眾渡江,恐有狡謀陰合。今瑞安孤城,吳副將悉力拒守;如此一心報國、奮不顧身,誠為可敬!若棄置不援,何以勵忠義之士!且溫郡倘有他虞,西犯金、處,東逼臺、寧,在在可虞。今溫屬萬分危急,滿兵尚俟馬到前進;必藉臺旌迅發,庶可保固封疆。合亟咨會。
為此合咨貴提督,煩為查照,即日統兵進援施行。
•咨催提督統兵赴瑞(康熙十三年五月)
為飛報事。
康熙十三年五月十二日,據溫州鎮塘報內開:『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日午時,據溫州城守副將楊春芳、本標左營遊擊魏萬侯報稱:「卑職等帶領官兵至南慈湖安營,於初三日寅時發兵前進,路遇鄉民攜婦女數百人北來;審問賊人情形,口稱賊有萬餘,兩路進發:一路在瑞安東山塔下營,一路游上渡北來」等情。本日酉時,又據該副將報稱:「卑職等領兵前往瑞安應援,於初三日已時到瑞安三都紫嶴地方,據探兵王有福等報稱:探至三都嶺下,見鄉民紛紛逃竄;嶺上俱是賊兵,擺列大砲,佔踞險隘,不能前進等語。卑職等見在鼓勵官兵征進」等情到本職。惟祈憲臺亟發援師,共圖殲滅』等因到本部院,據此。為照瑞安被賊攻圍,勢在危急;先經咨移貴提督就近赴援,諒必慮切岩疆,星馳進發。今據塘報:各營援兵屯札紫嶴地方,尚未直抵瑞城夾擊,何能立解重圍!各營將領無所統轄,號令參差、議論不一;恐其躊躇瞻顧,必致有誤大事。今本部院見同平南將軍統兵前往金、衢一帶,惟藉貴提督臺旌迅發,以援危城。
合亟咨會,煩為查照施行。
•咨催提督赴甌(康熙十三年五月)
為泣請援師以救危疆事。
據分巡溫處道飛報稱:『溫、處為山海僻隅,值閩逆變叛、防弁倡逆甌城,致平陽、泰順相繼湮沒,瑞安受困半月。郡城之外,海■〈舟宗〉聯帆遊移,官民露處城隈。慶、景已為賊踞,雲、遂各邑警息不絕;郡城危同累卵。本道飛請援兵,已十有三次;今於本月十六日酉刻接憲臺札,諭以公議提督臨甌視師,撥狼山官兵五百員名到瑞援剿。兩郡賊勢浩大,危在旦夕;日聞提督統師即至,而馬牌尚未到甌。吳副將竭力死守,忠貫天日;瑞民亦百計捍圉,以待援師。倘望救不至,一旦瓦解,是孤忠義之心而絕城守之念也。伏乞憲臺迅賜檄發勁旅,並催提臺早統雄師星夜前進,以救孤危』等因到本部院。
據此,為照瑞安圍困二旬,賊■〈舟宗〉直犯甌江;前准大咨,親統官兵赴溫援剿,計今諒已抵溫。但屢據該鎮道疾呼請救,今復據該道激切籲催前來;合亟咨達貴提督,煩為查照。如臺旌業已抵溫,希將到溫日期示覆,以慰翹望;倘尚未抵甌,祈即迅督官兵刻日星飛前赴,以救危疆。幸勿刻遲,至望至切!
•咨覆提督調發官兵(康熙十三年五月)
為泣請援兵亟救孤危等事。
准貴提督咨開:『賊困瑞安危急,前後調發官兵六千五百有餘赴溫、瑞援剿。寧、臺兵力單薄,煩請迅催江南抵浙滿、漢官兵,一從金、處上游星赴溫州夾剿,一往臺州、一往定海聯絡備禦』緣由到本部院,准此。為照瑞安被困,業荷貴提督統率官兵親赴調度;計算赴援官兵,前後調集六千五百餘員名,兵力不為不厚。今准大咨,復請滿、漢官兵赴溫夾剿;但會商平南將軍公議,抵浙滿兵馬力未齊,不便零星四應。溫州一路,全藉貴提督策勵官兵奮勇撲剿,刻期殲滅。至於臺、寧沿海一帶,本部院熟籌再四,浙省官兵多在溫、臺、寧三府,今處屬數邑失守、衢屬餉道幾致中梗,何等危急!無兵調遣,是以前又備敘情形會列臺銜特疏上請,或發江南和碩額駙所統滿、漢官兵,或發江南一鎮赴浙策應在案。兵部見又調撥揚威將軍處所副都統喇哈及包衣佐領下官兵赴浙策應,諒可不日抵浙。統俟到日,會商分發策應。
合就咨覆,煩為查照施行。
•檄行布政司酌議軍需(康熙十三年五月)
為酌議軍需,以卹民力事。
照得大兵征剿,供億浩繁,一應派辦督催,皆屬該司專責。該司才略優長,本部院凡據申詳,不復中制。良因軍需緊急,寧使儲備有餘。但就見在兵馬之數以一萬五千匹計算,每月約需豆四萬石,八個月應三十二萬石;每月約需草一百萬束,八個月應八百萬束。至於杭、衢兩處駐牧進剿,計四馬一槽、一■〈金算刂〉、一桶,每處各約三千有餘;鍋數減半,每處約一千五百有餘。今所派太多,未必一時齊集,徒致地方驚擾。況已發銀外地買豆,即有續到大兵,可以支給;其草束雖因就近辦運,而金、嚴二府出產原少,省城駐牧不過暫時,亦應並運衢州接濟。至處州素稱瘠苦,今賊氛已逼,四邑人民震驚;溫屬僅存三邑,俱系兵衝;衢屬惟有西、龍二邑,又當孔道。此三郡派辦軍需,徒有空文,無裨實事;不如概行蠲免,尚可撫慰民心。寧、臺二郡既無兵馬添防,又不便遠令解運;派數雖少,亦屬勞民。本部院再四籌畫,杭、嘉、湖、紹四府,豆先解十分之六,草先解十分之四;槽、■〈金算刂〉、桶先解十分之五,鍋先解十分之三。金、嚴二府,豆先解十分之四,草先解十分之六;槽、■〈金算刂〉、桶先解十分之五,鍋先解十分之三。衢州量派,先解草八十萬束,槽、■〈金算刂〉、桶各五百副,鍋三百隻;溫、處各量派,先解谷一萬石、草十萬束,槽、■〈金算刂〉、桶各三百副,鍋各一百隻:似於見在兵馬支給已敷。至於各項價值,該司即行該縣照侍值申詳,出示曉諭:每豆、榖一石,准條銀若干;草一束,准條銀若干;槽、■〈金算刂〉、鍋、桶,一一定價。如有輸納者,立時填定銀數,給與串票;毋得稽遲虧短。惟恐照本部院約計之數,其中尚有應酌者;合行查議。
為此牌仰該司照牌事理,即將本部院酌派前項料草、槽、■〈金算刂〉等項並其中尚有應酌事宜,逐一妥確議定通詳,以憑定奪。慎速!
•檄行狼山遊擊犒勞援浙官兵(康熙十三年五月)
為犒勞官兵事。
照得逆賊猖狂,浙省用師征剿;江南總督部院、提督軍門義切同仇,調發官兵前來策應。諸將士驅馳遠道,以副簡書;雖報國自有素心,而勤勞實堪軫念!鄰封有賴,犒勞宜先。合行知照。
為此牌仰該遊擊照牌事理,即將發來犒銀:遊擊俸資三十二兩、千總俸資十六兩、把總每員俸資十二兩、馬兵每名賞銀二兩、步兵每名賞銀一兩,聊充牛酒之需,以勵三軍之氣。將來建立功勳,定當題敘優賚;報績酬庸,另照部頒賞格。各宜勉旃!
•示禁悍兵旗廝騷擾(康熙十三年五月)
為嚴戢悍兵恣擾,以安地方事。
照得鄰居小民,耕耘為業;田地魚蕩花息,皆屬血汗脂膏,賴以完糧餬口。近聞樵採營廝不遵禁約,百十成群,往來如織:豆、麥、菜種,強割無遺;蔭木、桑麻,破伐殆盡。攜竿提綱,群取塘魚;入戶穿籬,分攘絲繭。甚至器皿、雞犬、葦莢、柴薪,一攫蕩然,分馱滿載。明欺鄉民稀少,不敢抵當;略一阻拒,即遭攢毆。更加沿途分伏,阻掠行人;衣帽、銀錢,恃強搶剝:民不安生,錢糧何出!營廝既開奪取之端,即有無藉之徒乘機假冒,真偽莫辨;為害地方,大干法紀!合行嚴禁。
為此示仰該地方里甲、居民人等知悉:嗣後倘仍有悍兵旗廝不遵法紀、擾害居民、強割菜麥、攘竊魚絲並奪衣帽、行李等項者,爾地方里甲即協力會同扭稟地方官查明申解,以憑會同將軍立按軍法重處,決不姑恕!各宜凜遵。
•申嚴軍令條約(康熙十三年五月)
為申嚴軍令事。
照得本部院同平南將軍統領大兵已到衢屬地方,見在調發進剿,討亂安民;紀律森嚴,務使秋毫無犯:業經再三申飭。誠恐不法兵丁猶敢違令騷擾,特為條列禁約;敢有違犯,定以軍法從事。各宜凜遵,毋忽!
一、各官兵駐札及中火處所,俱在空閒地面;不許一人、一騎擅入民房居住及拆毀民間一椽、一木。
一、各官兵俱自帶行糧,自為炊煮;不許擅借民間器皿、物件及拉百姓炊煮食物。
一、各官兵盔甲、器械,俱各自行隨帶,不許捉拿百姓搬駝。
一、各官兵馬匹,自有應支豆、草餵養;不許擅動民間一草、一粟並踐踏田間禾苗
一、各官兵在各城門處所,止司防守稽察;不許借端生事。民間婦女任其進出,不許藉名搜檢,恐嚇攔阻;其搬運家伙、物件,不許掯留索詐。
一、各官兵遇行路鄉民,聽其往來;不許搶奪衣包,提取財物。
一、遠鄉百姓被賊割辮者,勢由迫脅,原系良民;如有里甲可查,地方公保俱即赴地方官呈明存案,照舊安居樂業。不許官兵捉拿及借名嚇詐。
一、各官兵需用食物,俱照時價用紋銀公平買辦;不許恃強短少。
一、民間牧放牛、羊及雞、豚、狗彘之類,不許攘取宰殺。
以上各條,滿、漢、綠旗官兵務須一體遵守。見在差官巡視,敢有故違,即行綁拿,立即會同平南將軍嚴究重治。倘有擅離營伍姦淫婦女、擄掠財物,情重罪大者立行斬首;該管將領,一並參拿,決不姑貸。須至示者。
•大兵經臨地方安民告示(康熙十三年五月)
為曉諭安民事。
照得逆賊聚眾侵犯,所過鄉村肆行淫掠,雞犬不留。嗟我良民,妻拿不保、衣食無資,猶復迫脅搜求,責供酒米;割去辮髮,驅逼同行。欲使官兵到日,玉石難分;狡謀流毒,我民如在湯火。今本部院同平南將軍統領大兵已到,見在分途進剿;其鄉城百姓,漸次歸來。亟宜撫綏,俾各得所。官兵經過駐札地方,紀律素嚴,並無侵擾。本部院又經三令五申,敢有違犯,立正軍法。凡我民人,早宜安集。合行曉諭。
為此示仰軍民人等知悉:除約束兵丁,另行逐款開列出示嚴禁外,見今鄉城百姓已歸故居者,悉宜安心無恐。其有先經逃避者,作速相率歸來,耕種貿易;往來出入,俱各照常。倘有不法兵丁絲毫侵擾,許徑赴本部院暨平南將軍喊稟,或控地方官申詳,立行嚴拿究治。其遠鄉居民被賊割辮者,勢由驅脅,原非從叛;但能仍守本業,概不深求。大兵所至,全為安民;爾民毋得懷疑顧望,四散奔逃,致遭賊手,受其荼毒。各宜遵悉!
•題報耿逆潛遣奸細投書疏•
總督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李之芳謹密題:為逆賊潛遣奸細投送逆書,臣謹據實上聞事。
臣於康熙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統兵至衢,於六月初二日衢州副將李承恩口稱「有要緊事面稟」,臣即加詢問;據稱有奸細一人,持耿逆書送臣等語。臣聞之,不禁髮指!即令該副將立將奸細綁赴平南將軍處,臣隨往會同將軍臣賴塔、副都統臣胡圖、吳申把都魯、雅大里等公審。據奸細張連進供:『於五月十九日到延平府,見耿精忠坐的船有一姓馬的人,將耿精忠書一封、王可就稟帖一封,叫我到杭州與李總督。我把書接了。於五月二十九日到了清湖,有江元勳又與我書三封,叫我帶到衢州與城守副將李承恩、總督中軍王廷梅、西安署印知縣李鼐。耿精忠從延平府一日行二、三十里往仙霞嶺來,不知賊兵真數,船隻甚多』等語。其逆賊耿精忠與臣書一封、王可就與臣稟帖一封並逆賊江元勳與中軍副將王廷梅、衢州副將李承恩、署西安縣事通判李鼐各書一封,公同拆閱,盡皆虛張聲勢、妄相煽惑之詞。
竊臣受國厚恩,膺此封疆重任;今值逆賊犯順,正臣捐軀圖報之時。夙夜拮据,恨不滅此朝食!何物背恩反賊,敢以喪心狂吠,遣奸投遞!臣不勝憤激,即公議將奸細張連進處斬訖。臣謹據實密疏上聞,伏乞皇上睿鑑施行。
康熙十三年六月初二日題。
奉旨:覽卿奏,拿獲逆賊耿精忠等所遺奸細並所送逆書,具見忠良,可嘉!兵部知道』。
•彙報官兵堵擊情形疏•
總督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李之芳謹密題:為彙報官兵堵擊情形,仰祈睿鑑事。
案據溫州總兵官祖宏勳、提標右營遊擊張從仁、瑞安副將吳三畏、嚴協副將鮑虎、杭協副將陳世凱、金協副將牟大寅、處協副將姜騰蛟塘報各到臣。該臣看得賊兵侵犯瑞安,賊船在各汛江口時常飄突以圖阻我援兵,屢據瞭報在案。今溫州鎮總兵官祖宏勳、盤石營遊擊祖應善、提標遊擊張從仁、寧海營守備周成等先後擊碎賊艘,餘船退泊。其攻瑞之賊,圍城已及一月;副將吳三畏忠勇奮發,提標游擊劉國珍等並能協力率勵兵民同心固守,擊斃賊眾,全城待援,實有勤勞。今提督臣塞白理所統兵及在溫官兵共及萬餘,自可解圍破賊。至衢屬自江山接連常山、開化,旁出龍遊並嚴屬遂安,與開化比壤;皆有賊兵出沒,土寇因而附合。臣密飭諸將偵探剿搜,嚴協都司閆進等乘雨夜出,擒殺賊眾;杭協副將陳世凱等潛遣官兵,擒獲偽札賊犯;又金協副將牟大寅報稱湖協都司姚世熙等斬賊獲械,處協副將姜騰蛟報防守青田把總陸雲龍擒賊獲械。其處州一路,先經發兵赴援,並留原調援瑞安江南官兵在處州協防。又令黃巖總兵官阿爾泰從溫州領兵進剿,並見發滿、漢、綠旗官兵赴常山夾剿。俟各路捷音另行題報外,今官兵奮勇已見先聲;所有塘報情形,理合上聞。臣謹密題,伏乞皇上睿鑑施行。
康熙十三年六月初六日題。
奉旨:『據奏賊船侵犯瑞安各汛,總兵祖宏勳等奮勇擊碎賊艘、副將吳三畏等協力擊賊全城及都司閆進等擒賊並獲偽札,俱勤勞可嘉!事平之日,著徙優議敘具奏。兵部知道』。
•常開報捷疏•
總督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李之芳謹密題:為續報官兵堵擊情形,仰祈睿鑑事。
案據金協副將牟大寅報到臣。該臣看得常山、開化與江西廣信、玉山、永豐等處接壤,叛兵、土寇勾合閩賊,時時窺伺;臣密飭防守協營將備嚴謹守禦。先據金協副將牟大寅報稱「都司姚世熙等七都地方剿殺賊寇,陣獲器械,並有賊兵犯城」;臣隨會商發滿、漢官兵赴常援剿,先經題報在案。隨據該副將報稱:『偽總兵李雲龍率領賊眾四面攻圍,官兵出城奮擊,斬首五百餘級、生擒十一名,陣斬偽參將張雄,獲有偽札,奪獲旗幟、器械』;並開列衝鋒及傷亡兵丁姓名前來。查援兵未到之先,常山防守官兵已經奮勇剿殺,賊眾敗遁;並防守開化守備黃成富報稱殺賊情形,俱見將士用命。理合一並上聞;應否議敘賞卹?合聽部議。臣謹密題,伏乞皇上睿鑑施行。
康熙十三年六月十二日題。
奉旨:『據奏偽總兵李雲龍等率賊五千餘眾侵犯常山、開化,副將牟大寅等奮擊,陣斬偽參將張雄及賊五百餘級,生擒賊眾,得獲偽札、器械;深為可嘉!在事有功人員,事平之日從優議敘具奏。兵部知道』。
•請用原任鎮臣李榮疏•
總督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李之芳謹密題:為特請擢用原任鎮臣以資援剿,仰祈睿鑑事。
竊惟地方用兵,惟在將得其人;必素有威望、諳練機宜,始可以服軍心而振士氣,俾之統率援剿,著績疆場。浙省原有四鎮,皆為海防而設。自平陽、溫州相繼變叛,黃岩、定海二鎮見在防禦本汛。其衢州、金華等處調援官兵,須得大帥專一統領。查有原任水師右路總兵官李榮,歷任浙省二十餘年,才能素著;各營弁兵,多屬舊時部曲,感懷恩信。臣參訪輿論,調至軍前與之商確樞密;見其韜略優長、忠勇奮發,熟悉地方情形,堪當一面之寄。似此威名宿將,久在閒散,淹沒可惜!本官雖系降調之員,但今用人急迫之際,難拘常格;臣謹特疏題請,仰懇皇上破格擢用。如蒙俞允,請敕部議,仍以總兵職銜管浙江金、衢等處援剿事務,頒給敕書、關防,俾令受事;將見調嘉、湖等營官兵暫令統領,仍召募新兵以定經制。
查溫、處額兵並援兵盡皆失陷,是浙省經制缺額幾及一萬五千。今議設援剿三營,共兵三千名。見在之兵無從抽調,必須另行召募,既可以資戰守,且使地方強壯有力之徒不致為賊引誘;是募兵即所以弭盜。俟恢復溫、處,陸續募足原額,並聽部議。其營制官員,容臣於將領之中,查其功績、量其才能,酌議升補,另行題請。臣謹密疏具題,伏乞皇上睿鑑施行。
康熙十三年六月二十二日題。
奉旨:『兵部速議具奏』。
咨覆巡撫酌籌大兵糧餉(康熙十三年六月)
咨巡撫催解草料(康熙十三年六月)
咨覆巡撫已發龍游防剿官兵(康熙十三年六月)
咨覆將軍巡撫已發援處官兵(康熙十三年六月)
咨江西督撫提督會剿歧界賊寇(康熙十三年六月)
咨覆提督援臺事宜(康熙十三年六月)
檄查勒收豆草使費(康熙十三年六月)
給招撫牌
飭行團練保甲告示(康熙十三年六月)
曉諭被脅良民(康熙十三年六月)
•咨覆巡撫酌籌大兵糧餉(康熙十三年六月)
為請留鹽課銀兩等事。
准貴部院咨商「部覆浙省錢糧已多題請協濟,發帑俱不准行;煩請酌籌示覆,以便補牘會題」緣由到本部院,准此。為照用兵之際,糧餉為先。目今各省俱有大兵進發,若浙省可以足用,豈敢屢疏瀆請!但部議所計者,以通省一年徵解之數,總算作見在銀兩;而督、撫身在地方,既不敢緩誤軍需,又不敢亟竭民力,其事勢實有萬難者。今本省原額兵餉、大兵糧餉、駐防官兵加餉、綠旗官兵行糧,已前支給之數並將來月給之數,皆可按籍而稽;其餘辦備槽■〈金算刂〉、僱募夫船、添增驛站等項,種種皆需現銀。至於豆、草日用浩繁,雖按時支放,必須先期採辦,非可緩待。而溫、處、衢三郡近賊地方,人民逃避;見在竭力招徠。寧,臺三郡額徵本少,「海寇」告警,人不寧居;金、嚴二郡就近供應,衢屬且為兵馬孔道,力役困苦。此數處雖迫以追呼,終無實濟。所藉惟杭、紹、嘉、湖四府,又值二麥無收、桑蠶失望。且今時方六月,其先解並備辦豆、草等項,約已盡額徵之六、七;惟以軍需緊急,不敢為民告難。若取必一時,概行敲扑;使人心搖動,則勢可虞。此等情形,身當責成者安得不早計乎!惟貴部院與藩司熟籌,將已經支給並見今實需之數,約略可以征解接濟之數,通盤打算;如可竭蹶支撐,且不必再疏上陳。若司帑空虛,萬難供應,則必將各項實用數目,明白簡易具詳;貴部院再加裁酌,會疏入告,亦不得不然之勢耳。相應咨覆,煩請查照施行。
•咨巡撫催解草料(康熙十三年六月)
為料草催解不前,馬匹枵腹難待;專差再懇亟催飛運事。
照得在衢滿、漢、綠旗官兵馬匹豆草全無,缺飼已踰數日;睹此情形,甚為憂迫,是以三次咨請貴部院迅督輓輸接濟。迄今又復數日,總無顆粒寸莖解至;各官兵朝夕環訴,而該道、府無米難炊,徒嗟束手。軍興何等緊急,豈藩司以一派解詳報之文移便可弛擔耶!查該司前詳省運米、豆,屈指一月,杳無片艘到衢;各府報解多屬空文,亦未見該司將遲誤各官揭報。似此藐玩,軍需何賴!本部院統兵行間,糧草軍需惟藉貴部院籌畫接濟,業已屢次咨催。今事切燃眉,不得不再專差咨請。
為此合咨貴部院,煩請查照,立刻嚴督藩司將儲省料豆、草朿已起解者,添差沿途催趕;未起解者,督令該司親赴倉棧料理上船,遴差能員飛解赴衢。並遴委監司一員駐札嚴州,專司催趲;毋恃微員,以致誤事。至各府派辦豆、草等項,定限守催,隨到隨即陸續迅運接濟。引領永候,並祈先賜示覆以慰霓望,至緊至切。
•咨覆巡撫已發龍游防剿官兵(康熙十三年六月)
為稟報事。
准貴部院咨開:『偽逆馬千總突犯龍游,勢甚詭悍;煩請就近會酌,迅發官兵進剿』緣由到本部院,准此。為照偽逆突犯龍游,本部院於途次聞報,即發隨帶官兵令杭協副將陳世凱、江南提標遊擊崔天福統領駐札該縣相機防剿兼顧蘭、湯二縣外,今准前因,合就咨覆,煩請查照施行。
•咨覆將軍巡撫已發援處官兵(康熙十三年六月)
為會商機務事。
准貴將軍(部院)會咨內開:『處屬十邑大半失守,賊勢猖獗,逼近郡城。亟請會商平南將軍再調勁旅速發處州,似除急患;狼山鎮標官兵五百名速令回處,餘再別處抽調一、二千名分頭征進,方克濟事。又來省滿師將次進發,原調金、嚴、嘉、湖等處官兵亦當酌量撤回,以為地方防守之計。統祈酌籌指示』緣由到本部院,准此。為照處郡報警,本部院途次龍游,即已調撥遊擊于昌祐統領各標營官兵,會同處協副將姜騰蛟相機策應援剿。嗣據塘報:龍、慶、遂、昌等縣相繼失守,青田告急;復又咨移提督並照會黃巖鎮調發該鎮親統官兵二千餘員名星赴處州前後夾剿:俱經咨達在案。及狼山鎮標官兵五百名未准大咨之前,本部院業已檄令留處策應;是處州一郡除原額經制之外,前後已調撥過各營官兵約計三千五百六十餘員名矣。至於原調金、嚴、嘉、湖等處官兵,共計不過二千一百餘員名,防守常、開等邑。今逆賊數萬盤踞清湖,相距咫尺;況今常、開各邑俱有賊眾侵犯,龍游警息頻聞,業發杭協副將陳世凱統領該營官兵及江南提標官兵駐龍進剿,見今又發湖協官兵二百名赴常策應。惟存官兵二千有餘在郡,隨本部院進剿。若再撤回金、嚴、嘉、湖調防之兵,不惟本部院勢難單騎前進,並常山、開化、龍游亦無一兵防守。仰藉貴將軍(部院)垂念岩疆,亟賜調兵星速赴衢分防,庶便撤回前項官兵。合亟咨覆,煩請查照施行。
•咨江西督撫提督會剿歧界賊寇(康熙十三年六月)
為鄰界寇警交訌,亟咨調兵策應,共衛封疆事。
為照浙省常山、開化等處與江省接壤,先經移咨貴部院(提督)亟發重兵固守廣信、玉山、鉛山等處;已准大咨示覆在案。不意叛賊柯升擁兵從逆,玉山一帶賊兵盤踞,聲息斷絕;而永豐等處賊首詹三公子等嘯聚夥黨,流突浙境常、開之間,土寇附合,時時窺犯。今浙省雖見在發兵搜剿,而兵至之時,賊蹤又復寂然。總因交界叢山,易於出沒;非兩面夾剿,此搜彼遁,終難靖盡根株。貴部院(提督)誼切同舟,自當有碩畫指授,亟奏蕩平。今屢據塘報緊急,合亟咨會。
為此合咨貴部院(提督)祈即迅發官兵搜剿;仍刻期示覆,以便約會策應施行。
•咨覆提督援臺事宜(康熙十三年六月)
為亟請援兵,以保封疆事。
康熙十三年六月二十四日,准貴提督咨移「太平失守,亟請立發杭州養馬大兵盡往臺州」緣由到本部院,准此。為照溫鎮叛變,賊寇勢必侵犯臺郡,先經本部院會商平南將軍將駐杭滿兵請發赴臺應援;見准將軍圖咨移,已調副都統馬所帶馬兵並察哈力兵共四百一十九名,又將南將軍華奉旨所撥看守杭城兵五百名、又將杭州兵添補八十六名,共合一千,委副都統阿為兵主,星夜赴臺應援等因。又准撫部院咨移:前項赴臺滿兵已於十九日起行;諒月內自可到臺,可藉防禦。惟是金華賊又逼犯,是以先將在杭、在衢滿兵分路援剿。今常山又陷,將見雅副都統兵馬仍撤回衢。其臺州今日事勢,惟藉貴提督就近兼顧,以保無虞。今見准兵部咨調江寧右翼查哈喇全軍及每佐領甲兵一名,令副都統吉爾塔布統領赴浙應援。除經一面咨移江南督院迅催前項調發滿兵星夜赴浙外,今准前因,合亟咨覆,煩為查照施行。
•檄查勒收豆草使費(康熙十三年六月)
為嚴查勒收豆、草使費,以甦民困事。
照得兵馬駐衢,豆、草為軍中必需,是以令各府動支正項錢糧買備運濟;一經解到,自應隨到隨收,豆必照數平斛、草期足斤而止。夫何里民竭盡心力,不憚險遠運解至衢;訪聞各旗悍卒使費不到,並不發檔支收,致使小民坐食守候。更且百般刁掯,草每一束索使費銀二釐、豆每一石索使費銀五分;又故嫌草束不堪,每三束並為一束。甚至借名豆、草已足,強勒折價;草每一束折銀一分八釐、豆每一石折銀八錢:稍不遂意,拳棍兇毆。嗟此異鄉貧民,何堪當此橫索!悖違國法、擾累良民,莫此為甚!合行嚴查禁革。
為此牌仰該同知照牌事理,即查各屬解到豆、草、米糧因何不官收官放?乃容旗丁與里民對支,以致橫索使費、強勒折乾!該同知身膺收支之任,不為禁阻,所司何事!限文到即日查明有無勒索情弊?具文據實回覆,以憑會同平南將軍出示禁革。嗣後遇有各屬解到豆、草,務須隨到隨即收明,出給批收,給發里民回籍。各旗應需糧米、料草,查明清檔支放;不許兵民面交,尤不許借端逼勒使費。敢再悖違功令、擾累解役里民,本部院即時據實題參,必不輕恕。凜遵,毋忽!
•給招撫牌(康熙十三年六月)
為給牌招撫,以廣皇仁事。
照得開誠布信,乃行師之大義;見幾反正,即智士之良圖。自逆藩倡亂,人心動搖;不思殺賊以取職官,乃反忘軀而殉偽札!其中無知迷惑者固多,豈無一,二抱負奇才,不甘終淪草澤!或因無路自歸,懷疑觀望。今據魏于文、葉觀徵等供稱:『朱石年等在九都源地方招集人眾,原因逋負所迫,激而走險;願將家屬為質,前往招撫』等情。本部院欽奉上諭:凡有殺賊立功,即行優敘;或能隻身歸命,亦准收留。天恩浩蕩,嘉與維新。合行給照。
為此牌仰魏于文等,免爾前罪,即便執牌並謄發上諭,前往九都源等處宣諭朝廷恩信。如朱石等深明順逆、真心效順,率領大眾投誠或能擒斬閩賊自效,並當論功題敘,授官頒賞。其有自拔來歸,悉與安插得所。綸音渙頒,皎如日月;轉禍為福,惟在此時。爾等刻期回報。須至牌者。
•飭行團練保甲告示(康熙十三年六月)
為飭行團練保甲、各衛身家,以別良善,以安地方事。
照得閩逆稱兵犯順,今各路官兵俱已齊集,同時進剿,指日蕩平。惟是浙、閩、江西連界地方,不逞奸徒乘機嘯聚屯踞,鄉村民居,即為賊窟;雖有良善,自拔無由。或有無知誤被恐嚇,中懷觀望;大兵到日,玉石難分,殊堪憫惻!本部院念地方人民皆我赤子,為爾等早計安全,惟有本鄉自相團練,人人協力、處處警防;無事則照舊耕農,有事則奮勇殺賊:庶逆寇不致蹂躪、官兵有所辨別,誠保衛身家至計。合行出示曉諭。
為此示仰金、衢、嚴、溫、處屬人民知悉:一應近賊地方鄉鎮村落,凡有德望、里黨推重者,即就本地聯絡居民,團結守禦,逐戶相保;其外來奸細潛行煽誘或本處狂徒陰謀通賊,立刻擒拿,解官請賞。倘土寇突犯或偵探情形,一面堵截,一面飛報官兵立時進剿。今所在俱有重兵屯守,斷不使爾勢孤無援。但有用命擒殺賊眾者,本部院即時賞賚;其倡率義士,分別功次,定行題敘。不惟身家保全,抑且功名有路。各宜思忖,遵即舉行。
•曉諭被脅良民(康熙十三年六月)
為大兵指日進剿,開誠曉諭,以安良善,以醒愚頑事。
照得逆藩倡亂,閩省人民受其荼毒,如蹈湯火,時刻永望天兵。今浙省師旅雲屯,刻期進剿。凡我百姓,順逆禍福之機,豈待智者而後決!乃有亡命奸徒乘機嘯聚,勾合賊眾,突犯城邑、流劫鄉村,遂有被其迫脅割辮者。爾民原無拒賊之力,豈有從賊之心!至於大兵到日,若以無從分別,一概剪除,殊堪矜憫!本部院暨平南將軍恭承天語:討亂安民,同惡必誅、脅從罔冶。其本由驅逼並非附從者,務在保全;或一時被誘、旋復悔悟者,亦從寬宥。惟有怙終不俊,必殺無赦。合行出示曉諭。
為此示仰將吏、兵民人等知悉:凡曾被賊侵犯地方,或有收受偽札、或有投入賊隊、成為窺探聲息、或為齎送資糧,是皆孽由己作,無可哀矜。如有守分良民身在故土,被賊割辮,勢非得已;許同地方保甲赴官呈明立案,照舊安心生理。即有陷在賊中、乘間脫歸,仍務本業並無別情,亦許里甲公保,概不深求。爾民務宜自顧身家,早自別白;毋致玉石難分,誤罹鋒鏑。地方有司,速盡招徠安集之職;征剿將士,共體朝廷愛民之心。各宜遵悉,毋忽!
•密報官兵堵擊情形疏•
總督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李之芳謹密題:為密報官兵堵擊賊眾情形事。
康熙十三年六月二十六日,據杭協副將陳世凱等塘報各到臣。該臣看得溫、處變叛之後,賊眾由縉雲連犯永康、武義,官弁從賊,遂直窺金華;先經臣調杭協副將陳世凱到金防禦。於康熙十三年六月二十二日,該副將調千總景一清、把總徐啟等領兵夜到武義,守備任九玉等領兵接應,殺敗賊眾,得獲器械;以兵少未能深入,於二十三日回郡。平南將軍臣賴塔所調滿兵,亦俱到金華。二十四日,探知有賊千餘將到郡城,副都統臣馬哈達、雅大里統領章京昂吉兔、瓦星阿等並江南遊擊武榮、臣標把總李華等前往奮擊殺賊,生擒二十餘人,追奔二十餘里,得獲刀槍、旗銃等件。
今副都統臣馬哈達、雅大里俱准部文回省,將軍臣賴塔見在另議調防金華。但賊兵四出侵犯,在在土寇竊發;又據報間道襲破東陽。臣今見在酌議官兵再往彼處確探進剿外,所有賊兵侵犯官兵堵擊情形,臣謹密題,伏乞皇上睿鑑施行。
康熙十三年七月初一日題。
奉旨:『據奏逆賊千餘侵犯金華,將軍賴塔等調發滿、漢官兵奮勇堵擊,擒斬賊眾,得獲器械;可嘉!在事有功人員,事平之日議敘具奏。兵部知道』。
•亟請應援滿兵疏•
總督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李之芳謹密題:為賊兵分路犯衢,滿師萬難分應;亟懇睿鑑,以救衝疆事。
康熙十三年七月初五日,據衢協副將李承恩報:『據大南門外一路探兵莫起春報稱:探得江山來賊馬撥已至十八里地方。又據大西門外一路探兵洪大相報稱:探至航埠地方離城二十餘里,鄉民紛紛逃出;稱有賊三千餘人,具在河西一帶插下皂旗。又據小南門外一路探兵張自得報稱:初四半夜,有賊數千從石室街來至大洲地方;又探得有賊五百餘人在九龍山。又據探兵陳龍報稱:有賊二、三千人從相思地方出來,午時到沙埠,離城十五里。又據東門外一路探兵余信報稱:有賊數百人,初四夜由靈山來到安仁街,過河往北鄉』。本日亥時,又據該將報稱:『據探兵徐福等報稱:離城十五里汪家橋一帶直至大河邊,俱是賊兵屯札。至後村祝地方,有逃出民人稱:自江西陸續下來,直至西安十八里地方,沿路下營,約有逆賊數萬;口稱三路會兵,要攻府城。又據把總馬伏秀報稱:前往江山一路偵探,至航埠、河東一帶,見逆賊撥兵在大路下帳房三十二頂;周圍橘園,帳房、皂旗甚多。河西有黃心皂旗八桿,紅月皂旗不計其數。從江山間道烏石山出來,絡繹不絕;鄉民口稱約有萬餘,四處催取糧草。又據小南門外探兵宋二報稱:自江山出來火器賊兵無數,至石室街下營』等情到臣,據此。
臣隨會同平南將軍臣賴塔發兵出城堵禦外,該臣看得衢州為浙、閩要衝,賊以全力聚札清湖,日窺侵犯;臣等時刻偵探備禦。惟思身膺重任,但當盡心竭力,不敢過為張皇激切之詞,仰煩睿懷。然賊兵四面而出,實已危急;龍游、湯溪、蘭谿、金華等處為糧餉要道,又不得不發兵分援。存衢滿兵一千有餘、綠旗兵二千有餘,今賊兵數道並進,臣等見在悉力堵禦,專待副都統臣喇哈兵馬一到,以為聲援;已經兩次行催在途。今於七月初六日准部文「留駐杭州」,則衢州獨以滿、漢、綠旗不及四千之兵當逆賊數萬之眾,勢必不支。倘有疏虞,則自衢至省順流而下,不過兩、三日,全浙大勢不可收拾矣。溫、處變叛,全浙門戶已失其二,惟衢州尚有扼要之勢。臣等於地方情形、兵力多寡、事機緩急,無處不為籌畫;非僅以一身所在之地為亟。今賊已合兵入犯,而衢州兵力單寡至此;若又調去應援之兵,臣等雖捐糜頂踵,究於封疆無益。一面行催副都統臣喇哈星速前進外,仰祈皇上俯念臣等向無危迫告急之詞,本是奮身不顧、原非兵力有餘,亟賜睿裁,俞允臣等所請,使不致以孤軍僨事,庶危疆得以保全。臣謹會同平南將軍臣賴塔商妥密題,伏乞皇上睿鑑施行。
康熙十三年七月初七日題。
奉旨:『議政王、貝勒大臣會同速議具奏』。
•密報賊情疏•
總督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李之芳謹密題:為密報賊情事。
康熙十三年七月初六、初八、十三等日連據杭協副將陳世凱、衢協副將李承恩、嚴協副將鮑虎等報各到臣。該臣看得逆賊自清湖、常山各路會合逼近衢州,又分賊兵襲破嚴屬壽昌、淳安兼從龍游、湯溪一帶河路阻絕餉道;其處州之賊又間道襲破義烏,窺犯浦江,知縣毛文野督率百姓殺賊全城。在衢官兵陸續調往金華、龍游、湯溪、蘭谿等處,存郡無多;於七月初旬賊兵連營而進,俱在十里之外。將軍臣賴塔統領滿漢官兵、臣統領綠旗官兵,原任總兵李榮、副將王廷梅、李承恩、都司王祚昌、姚世熙、守備朱知微、高祿、陳國任、晉大忠、虎邦俊、隨征遊擊王世望等一齊出城堵擊,直抵賊營,滿、漢、緣旗官兵皆奮勇衝突;賊營外掘深濠、內列木城火器拒守,官兵不能前進,陣亡金協守備梁安並兵丁七人。今於七月初十日賊忽棄營夜遁,營內及沿途拋棄挨牌、拒馬等件。臣隨差守備陳國任、千總滕龍等到賊札營處所觀看營盤,將賊遺挨牌、拒馬、木城等項逐一燒燬訖;官兵前途哨探:賊兵已望江山而去。除再確探情形,一面調遣官兵赴近衢各山並龍游、湯溪一帶偵探搜剿外,理合據實報聞。臣謹密題,伏乞睿鑑施行。
康熙十三年七月十三日題。
奉旨:『據奏浦江縣知縣毛文野督率百姓殺賊全城,深為可嘉!著從優議敘具奏。兵部知道』。
•金衢獲捷疏•
總督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李之芳謹密題:為飛報官兵大捷事。
康熙十三年七月十六日,據臣標中軍副將王廷梅、原任總兵見在隨征李榮等各塘報到臣。該臣看得逆賊各路聚合,同時逼犯金、衢。自衢州賊兵遁回,探有逆賊一股尚在城北杜澤地方、一股尚在城東南大洲地方,臣等於七月十二、十三等日連夜遣發官兵分路追剿。都司姚世熙、守備朱知微等前至杜澤地方,賊兵二千有餘拒敵;官兵奮勇齊進,殺賊五百八十餘人、生擒二十三名,陣斬偽副將一名,獲旗械等三百餘件。守備晉大忠等同委署衢州府知府王宏仁前至大洲地方,賊兵二千有餘;官兵奮擊,殺賊六百餘人、生擒五十八名,陣獲甲仗等二百五十八件。內隨征官張文福射死偽副將葉國榮,搜獲偽諭帖、偽札--驗系偽右軍都督江元勳所給;守備晉大忠擒偽督糧遊擊龔上進,知府王宏仁得獲偽札一張,把總曹三陽得獲偽札一張:俱經解臣等驗訖。其處州之賊進逼金華,先經官兵堵擊,殺賊五十餘人;乃於七月十三日會合賊兵萬餘倚山列陣,副都統臣吳申巴都魯統率滿、漢官兵與綠旗官兵左右並進,奮勇登山,擊殺逆賊七千有餘、生擒一百七十餘人。追逐二十餘里,得獲旗械無算。內杭協副將陳世凱首先用砲打倒賊纛,江南遊擊武榮親擒偽都督嚴彪,各千把等官擒獲並陣斬偽守備千把等共八名。據偽都督嚴彪供稱:耿逆兵會合土賊共有萬餘,約定要破金華等語;仰仗皇上天威,滿、漢、綠旗官兵同心用命,斬獲大捷,逆賊從此膽寒矣。臣謹會同平南將軍都統臣賴塔合詞密疏題報,伏乞皇上睿鑑施行。
康熙十三年七月十八日題。
奉旨:『覽卿奏,逆賊兩股尚在衢州地方,遣發官兵追剿,擊敗賊眾、擒斬偽將等,得獲旗幟、器械等項;具見調度有方,將士奮勇可嘉!在事有功人員,事平之日議敘具奏。金華殺敗賊眾,已有旨了。兵部知道』。
咨商巡撫發兵援嚴(康熙十三年七月)
咨覆巡撫各路援兵難撤(康熙十三年七月)
咨覆提督滿師仍駐金華(康熙十三年七月)
•咨商巡撫發兵援嚴(康熙十三年七月)
為咨商亟救嚴屬,以固糧餉重地事。
照得全浙大勢,以衢、溫、處三郡為門戶。溫、處相繼變叛,惟衢州尚有當衝扼要之勢賊亦以全力相抵;而金華為居中要道,防禦不得不亟。今滿兵在衢止有一千六百餘甲、在金不及一千,非有餘力以四應。至調集綠旗官兵共六千有餘,常山一千扶傷而回,開化四百尚不知下落;防守龍游五百、湯溪三百、蘭谿五百、金華一千一百,存衢城者僅及二千。晝夜擐甲以當數萬之賊,而土寇在在竊發,警報踵至,本院應接不暇。今遂安賊眾攻逼,嚴郡存兵數不及百,岌岌可危;若嚴郡有失,則省城震動、餉道中絕,萬難緩視。奈清湖賊兵連營漸進,如再將此二千之兵分調赴援,則衢州守禦更無可恃。全省兵馬之任,本部院與提督共之;今臺、黃告急如此,東路援師不可望矣。思省城兵亦無多,但嚴州為省城之屏蔽,仰祈貴部院於貴標發兵數百赴嚴,協同鮑副將相機剿禦;此亦萬不得已之著。目前事勢,不得不急治其標耳。迫切燃眉,專員馳請。為此,合咨貴部院,煩請查照迅賜調發,並希示覆施行。
•咨覆巡撫各路援兵難撤(康熙十三年七月)
為機務事。
康熙十三年七月十三日,准貴院咨移:『金、嚴各屬告警,嚴州已發標兵五百名前赴防剿;金華逼近諸暨,為杭、紹通衢,可否將原調赴衢官兵撤回』緣由到本部院,准此。為照賊兵四面侵犯衢州,連營四十餘里,實有數萬之眾;滿、漢、綠旗官兵共三千有餘,於七月初七日出城奮勇衝擊,而賊營外掘深濠、內設木城,火器排列,相繼迭發,猝難攻破。自龍游以至湯溪,無處非賊兵分佈,勢甚猖獗;忽於七月初十夜拔營遁去,恐有狡謀。連發官兵漸進哨探,一面先調官兵往龍游、湯溪沿河一帶進剿,以通運道。今俟沿河清蕩,即當先復東、義,以固紹興之西路。臺屬仙居,賊方攻破西門,幸援兵適至,遂得保全。嚴屬兵單,慮之已久;惟因在衢之兵業已四往分防,再難調發,止令金協兵百餘前往。今貴標兵既發,稍可恃以防禦;紹屬見調之兵,勢不能撤回。貴部院令其酌將臺寨官兵回郡,此亦權宜緩急,不得不然。今惟有急為金屬收拾之著,即所以保固紹屬;專待龍湯一帶進剿,回報至日酌行。但衢郡兵勢實單,前日情形萬分危急,將軍已疏請喇、吉二副都統之兵齊赴金、衢。祈貴部院與總理部堂達、將軍圖迅為商發,庶戰守有藉耳。相應咨覆,煩請查照施行。
•咨覆提督滿師仍駐金華(康熙十三年七月)
為飛商緩急情形事。
准貴提督咨開:『駐防金華副都統馬、雅俱准部文回省,未識因何調回?必需剖悉形勢立疏題明挽回,保固金華』等因到本部院,准此。為照浙省形勢,自溫、處叛變而後,金華實為東浙藩籬、水陸交衝、運糧孔道。馬、雅二副都統領兵駐守,一戰勝賊,即准部文調回省城;本部院隨會商平南將軍,已經調發在衢副都統吳星赴金郡彈壓。適逆賊擁眾逼城,滿、漢官兵協力蕩剿;接據塘報大捷,隨即具疏上聞,業有小揭移覽。見今馬副都統又復至金防守,自可無庸題明。照准前因,擬合咨覆,煩為查照施行。
•衢嚴擊賊恢復壽昌疏•
總督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李之芳謹密題:為密報官兵擊敗賊眾、恢復縣城事。
康熙十三年七月二十二日,據標下隨征福建遊擊王世望、嘉興營守備晉大忠、撫標守備高祿等、嚴協副將鮑虎、嚴州府知府梁浩然等塘報各到臣。該臣看得官兵自杜澤、大洲剿賊回營之後,臣與平南將軍都統臣賴塔復發兵搜剿龍游之木城一帶地方。隨征遊擊王世望、守備晉大忠、高祿等前往,遇賊三千餘;我兵奮勇,陣斬六百餘人、生擒三十餘人,餘賊奔回處州。其嚴州一路,先經副將鮑虎、知府梁浩然呈首逆書;隨據塘報:賊眾萬餘先攻破開化,遂破遂安,兩縣官兵皆潰圍奔回。嚴州副將鮑虎隨帶撫標援兵並回郡官兵先往壽昌進剿,賊眾據險拒守。官兵奮勇擊殺,連奪險要隘口四處;一日六戰六捷,斬獲甚眾,恢復壽昌。入山搜剿,賊已遠遁,焚燬賊巢。隨領兵前往恢復淳安、遂安等處外,所有塘報情形,理合題報。其遊擊王世望等、副將鮑虎等並能奮勇立功,鮑虎與知府梁浩然呈首逆書,應否議敘?仰祈睿裁!臣謹密題,伏乞皇上睿鑑施行。
康熙十三年八月初二日題。
奉旨:『覽卿奏,遣發官兵搜剿龍遊逆賊,擒斬甚眾;又嚴州副將鮑虎率領官兵奮勇殺賊,連奪險隘四處,一日六戰六捷,斬獲甚多,焚燬賊巢、恢復壽昌,及同知府梁浩然出首逆書:俱屬可嘉!在事有功人員,事平日議敘具奏。該部知道』。
•紹興仙居黃巖獲捷疏•
總督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李之芳謹密題:為彙報捷功事。
據紹興府知府許宏勳、定海總兵官朱萬化、黃巖總兵官阿爾泰各塘報到臣。該臣看得逆賊於七月初旬攻犯紹屬新昌縣,知縣陳大典乘間出奇殺賊全城;紹興副將許捷、提標守備吳良駿、定海鎮標守備傅成等於郡城連日衝擊,殺賊千餘,陣斬偽總兵、副將,得獲旗幟,賊眾解圍遁去。其臺屬仙居縣幾被賊攻破,臺協都司汪國祥援兵與千總韋清內外夾攻,殺賊五百餘人,生擒偽都司一員;又黃巖縣土寇竊發,守備王有功等搜剿,斬賊獲械。以上賊寇多寡不同,剿殺功次不等,俱見官兵用命;合聽部議。臣謹彙疏密題,伏乞睿鑑施行。
康熙十三年八月初二日題。
奉旨:『據奏逆賊侵犯新昌,該縣知縣陳大典乘間出奇殺賊全城;又紹興副將許捷等連敗逆賊,擒斬偽總兵等,賊眾解圍遁去;仙居都司汪國祥等、黃巖守備王有功等擒斬搜剿賊眾,得獲器械:具見官兵奮勇,俱屬可嘉!在事有功人員,事平之日議敘具奏。兵部知道』。